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4部分 (3 / 4)

問道:“若依百熙總理之見,如果近期中日開戰的話,咱們國家勝算幾何?”

孫元起微微嘆息道:“在我看來,中日之戰的勝負關鍵其實不在於戰場鏖鬥本身,而是取決於袁大總統的態度。如果他能與孫某攜手同心一致對外。勝算應該在七成以上;若是他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坐觀成敗的話,勝算只有四成;要是他極力反對處處阻撓的話。那麼勝算只有不到一成!”

旋即孫元起話鋒一轉:“當然,無論袁大總統是否贊成,只要日本膽敢侵犯我國,孫某還位居總理之職。我必領兵與之一戰。戰勝戰敗姑且不論。至少要讓日本人知道咱們中國人還是有骨氣的,以後斷不敢發出‘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囂張言論!”

蔣百里也慷慨答道:“既然百熙總理有如此豪情,方震又豈能袖手旁觀?如果百熙總理不棄,方震願領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副校長之職,協助搭建軍事科學研究院,專門研究對日作戰問題,為內閣、海軍以及西部各省陸軍拾遺補缺。”

梁啟超此時說道:“百熙,只怕袁項城他不同意的話。對日宣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雖然根據去年頒佈的《國務院官制》,宣戰、媾和事項需要透過國務會議。但國家宣戰、媾和及締結條約等權力向來歸大總統所有,由大總統提交國會審議,國務總理不過是副署而已。若是袁項城不同意,難道百熙你要反客為主?”

蔣百里卻道:“袁項城雖然身居總統之位,獨柄軍事大權,但無論從軍事、經濟還是政治上的影響力來說,百熙總理都與袁項城難分軒輊;而且百熙總理在參眾兩院的影響力非同一般,足以掣肘袁項城。若是日本進犯我國,袁項城真不同意宣戰的話,那時候全國上下民意洶洶,袁項城未必能獨善其身!”

梁啟超低聲說道:“百熙、百里,你們聽說過‘公民黨’的名諱麼?”

孫元起、蔣百里一齊搖頭。

梁啟超道:“今天早些時候,大總統府秘書長梁燕孫(梁士詒)曾輕車過訪,邀請在下加入他新組建的公民黨。按照他的描述,在經歷此次南伐之役後,國民黨激進派已經凋零殆盡,留在國會的國民黨穩健派一則畏懼於袁項城的毒辣手段,二則見新中國黨處於優勢地位,已經開始組閣,便有心捐棄前嫌,與新中國黨相互提攜。袁項城見國民黨穩健派與新中國黨有合流跡象,擔心局勢不利於己,就命梁燕孫出面組織新政黨,準備在國會中一決高下。

“受命之後,梁燕孫便糾合潛社、集益社等小政黨組成公民黨,主要成員包括參眾兩院議員李慶芳、梅光遠、權量、陸夢熊等人。他們的意圖很簡單,在短期內就是收買足夠的兩院議員,儘快選舉袁項城為正式大總統;而長遠目標就是佔領國會多數席位,變國會為袁項城之鷹犬。因為梁燕孫與在下既是同鄉(都是廣東人),又是同學(都在佛山書院就讀),還是同年(都是光緒十五年廣東鄉試舉人),所以這次才屈駕相召。”

孫元起笑道:“外間可一直傳聞這位梁燕孫是任公你的弟弟!”

梁啟超擺擺手道:“我和梁燕孫雖是同鄉同姓,不過卻並非出自同一宗族。即便上溯五百年算是同譜兄弟,燕孫生於同治己巳(1869),我生於同治癸酉(1873),也應該他是兄、我是弟。所謂兄弟之說,不過是當年惡意中傷者捏造之言,謠言流佈之後竟然人人篤信,乃至積毀銷骨,真令人不禁有眾口鑠金之嘆!”

蔣百里解釋道:“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首開經濟特科,傳聞梁燕孫首場被點為一等第一,很快就有佞人對西太后譖言,稱梁燕孫為任公之弟。雖然闢謠很容易,但西太后對梁燕孫的印象已經大壞,而且他與任公同姓(同姓‘梁’)、與長素先生同名(康有為本名康祖詒,與梁士詒最後一個字相同),是‘梁頭康尾’,又都是廣東人,難逃亂黨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