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部分 (2 / 4)

stianmatthiastheodormommsen,1817-1903)因發現瘧原蟲透過瘧蚊傳入人體的途徑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化學獎則頒給了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的德國科學家費雪(hermannemilfischer1852-1919)。

風波結束之後,得到教訓的孫元起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校管理中。而眼下最迫切的事情,自然是《私立經世大學學報》的編纂。

編纂過程中,師生的認真和熱情出乎孫元起的意料。比如孫詒讓先生,他的《契文舉例》已經來回改了三遍,猶自不放心,經常為了某個小證據,一個人鑽進如山的甲骨堆裡翻檢。盧弼的《三國志地理今釋》,原本有兩萬字,經過查檢老師楊守敬的藏書,去除前人已經說過的內容,刪去枝枝葉葉,最後只剩下**千字,幾乎是字字是珠璣、字字有來歷。

清末民初的學者,多是本著藏諸名山傳之其人的信念,用心來結賺每一篇論文。對於論文的要求,就是樸實簡潔,言之有物,言之有據,發前人之未能發,言他人所不能言。如果引用他人成果或者採用舊說,必然註明。盧弼的文章中,就數處標明“楊師說如此”“熊君會貞所言”。後世那種灌水、剽竊的文章,是極少出現的。

在寒冷的冬天裡,一盆炭火、一杯熱茶就是無上的享受。而溫暖如春的房屋,在眾人的眼裡,更是神仙府邸一般。所以剛通了暖氣的成蹊館,在這個冬天,成為人氣值最高的地方。一向在半山居很少出來走動的楊守敬,這時候也頻頻出現在辦公室中。大家就圍坐在教室裡,就編纂的每一個細節仔細磋商。

一九零三年的西曆新年後不久,學校放寒假,部分學生回家了。還有一半的學生,或許是回去一次輾轉不易,或是住在京城附近卻眷戀學校的暖氣,留在學校不肯離去。這學報校勘的活兒,正好拜託他們。經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私立經世大學學報》第一期的樣稿,終於在兔年的元宵節後問世。

這本雜誌,真可謂是琳琅滿目、遍地珠玉,除孫詒讓《契文舉例》(上篇)、盧弼《三國志地理今釋》之外,還有楊守敬《壬癸金石跋》、羅振玉《南宗衣缽跋尾》、廖平《王制集說凡例》、皮錫瑞《魯禮禘祫義疏證》、嚴復《亞當·斯密平議》、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等,無一不是赫赫名家,無一不是輝煌大作!

楊守敬在看完樣稿後,讚賞不置,欣然命筆題詞道:

“諸同仁之文,各出新見,陳言務去,令人耳目一新。讀者見之,豈不喟嘆‘新創之見,學風之變,盡在茲矣’乎!”

六十四、我勸天公重抖擻

鑑於五月份左右又要到美國去,孫元起在編寫完文科學報之後,立即著手編寫理科學報。

如果說孫元起在第一期文科的《私立經世大學學報》編纂中,只是起到幫閒跑龍套作用的話,那麼在第二期理工類的學報出版過程裡,絕對是一等一的主力。從策劃、選題、約稿,到審稿、修改、定稿,再到編目、清樣、排版,無不事必躬親。

就說策劃選題,除了邀請愛因斯坦為學報撰稿外,還鼓動學校各系學生就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寫成論文,比如物理系學生集體撰寫的《略論水流速度與熱力衰減之關係》,就是成蹊館暖氣架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保持各房間溫度在一個穩定舒適的範圍,熱水的速度必須合適,否則浪費資源,還冷熱不均,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同學們透過模擬實驗和實際使用的情況,給出了水流速度與熱力衰減之間的關係曲線,與實際測量擬合得很好。這就為以後整個校園暖氣管道的鋪設,奠定一個良好的理論基礎。

再比如化學系的《關於自來水有害物質分析方法之芻議》、電子系的《水力發電之直流交流利弊論》,都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