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3部分 (3 / 4)

以及死因不明(直隸總督楊士驤)等。

同樣是總督,同樣是遇到鬧革命,大部分人選擇了逃跑(瑞澄、張人駿、張鳴岐),而眼前這一位的弟弟,四川總督趙爾豐,卻死得非常慘烈:直接被革命軍開刀問斬,眾目睽睽之下被人砍下了六陽魁首。這不是悲催麼?

趙爾巽哪裡知道孫元起的感慨,見禮之後,還頗為關切地問道:“你自北京來,見過壽州中堂麼?他身體康健否?”

孫元起急忙躬身答道:“勞制臺大人問,叔祖父身體還算硬朗,只是不能見風。等天氣暖和些,應該能夠出來走動。”

趙爾巽點點頭:“壽州中堂乃是帝師耆宿,年過八旬尚康健如此,真是令人不勝歡忭!”旋即又道:“百熙,你出洋數月,回來應該多休息幾日,順便陪陪壽州中堂,湖北地面的事兒倒是不急的。”

兩人又扯了一會兒閒話,孫元起才說明來意:“制臺大人,下官有點俗務稟告,不知可否?”

一九三、遙持麈尾獨徘徊

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雲貴總督,是為清朝八大總督。。。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四個:南河總督、東河總督、漕運總督,這都是管理專項事務的,而且後來都被裁撤,所以不入“八大總督”之列;東三省總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新設立的,存在太短,影響較小。

雖然都是總督,其中也有肥瘦、輕重之分,這和所轄區域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有直接關係,與今天的省委書記一樣。

直隸地處京畿要地,所以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類似於現在的北京市委書記。

兩江包括江蘇(含上海)、安徽、江西,是清王朝的財賦重地,所以兩江總督是當仁不讓的老二,類似於現在的上海市委書記。

兩廣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在道光以前,此地猶如改革開放前的深圳,與其他地方並無二致,只能算是泯然眾人。隨著開埠,洋行林立,外商如雲,此地迅速繁華,在政治版圖上的重要地位也開始凸顯,很快超越湖廣,成為八大總督中的老三。大致類似於現在的廣東省委書記。

湖廣包括湖南、湖北兩省的地面。孫元起剛來大清的時候,還以為湖廣包括兩湖、兩廣呢,驚訝得不行:這多大的面積,半個中國啊!老大人一瞪眼睛照你這麼說,兩廣總督管哪裡?”才算糾正了孫元起的誤認識。宋元以來,一直有“湖廣熟,天下熟”的謠諺,這也奠定湖廣總督全國第三的地位。但兩廣外貿的飛速發展,讓它受到巨大挑戰。張之洞在任期間,充分認識到“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的道理,除了維持原有的農業成績,大力發展重工業,建設漢陽鐵廠;並利用長江水道,促進漢口的商貿。使得湖廣實現“中部崛起”,趕超兩廣趨勢明顯。就在這個時候,朝廷對袁世凱、張之洞這兩位手握大量新兵、比較傾向變法的漢人總督心生忌憚,把他們上調到軍機處,實際上解除了他們的兵權。湖廣總督的位置又開始出現滑坡,趙爾巽、陳夔龍就面對著這個局面。

閩浙,從名字上看,就下轄福建、浙江兩省。清代的時候,這兩省可不像今天能有那麼多的民營企業,而且這些地方多數是依山、傍海、少田,他們只好平時種田,閒時上山做賊、下海做匪,混個溫飽。所以閩浙總督是一個不飢不飽的位置。

四川儘管號稱“天府之國”,可是做了領導,卻不能只盯著盆地裡的那塊平原看,你還得考慮四周崇山峻嶺裡面的狡蠻叛夷,君不聞,古來素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傳言?所以四川總督和閩浙總督是難兄難弟。

陝甘一帶地瘠人窮,民風彪悍,加上回亂不止,在這裡做總督,不是坐在休眠的火山上,就是坐在噴發的火山上,危險異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