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5部分 (2 / 4)

散,不敢再入國境。誰知彼等趁雲南駐軍在桂未返、留守兵員鹹系老弱,由雲南河口大舉入侵,數日之間,蒙自、文山、開遠、石屏等處悉數陷落。逆賊人數遠勝月前廣西之亂,來勢洶洶,並整師上竄,聲言北伐。而今雲南全省震動,如不盡快剿滅,定然貽禍匪淺!”

不知是孫中山聽了孫元起的建議,牢抓軍隊建設,還是因為孫元起這隻蝴蝶的出現,導致形勢出現變化,此次同盟會起事,規模比歷史上的雲南河口起義規模更浩大,取得的戰果也更加豐碩。

孫元起凝思片刻:“如今國難當頭,我等書生雖然不能上陣殺敵,也當盡己所能為國分憂。下官願從提學使司衙門經費調撥部分,接濟雲南。”

“噢,不知百熙能報效多少?”陳夔龍滿臉希冀。

孫元起咬著牙,朝陳夔龍伸出五根指頭:“五千兩!”

聽聞此言,陳夔龍差點沒一口血噴出來:“才五千兩?”

什麼叫“才五千兩”?想當初,老子為了改造湖北工藝學堂,拉下面子在張之洞面前喊“救命”,也不過才給了一萬兩。如今你一張嘴,老子便資助五千兩白花花的銀子,還不夠你丫臭屁的?

孫元起面有難色:“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自新年以來,湖北各學堂的辦學經費已經全部按計劃撥發,加上購買城外土地、修建學堂校舍,如今賬上只有不到十萬兩銀子,還要留著衙門日常開支,下官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可不咋地,為了提防陳夔龍抽水放血,孫元起在正月便把各個學校的經費全部超額支付,老師們甚至有七夕節、重陽節的過節補助!…;

陳夔龍臉上的肉都在抽搐:短短三個月不到,四百萬兩銀子被你花成不到十萬兩,你以為你是善財童子啊?見過敗家的,卻沒見過你這等敗家的!

平復一下情緒,陳夔龍繼續哭窮:“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戰歷來是最花錢的,也是最不能缺錢的。如今逆賊作亂,兵事驟起,我等臣子自然要盡忠體國。軍機處既然諭令湖廣藩庫先行墊發防剿各軍應用糧餉,湖廣上下當不分官民,一體同心,竭力報效,以冀早日戡定此亂。讀書受教,所為何事?不過是忠君報國罷了!萬一國若不國,則教育何用?想來孫大人也明白這個道理,毋庸陳某多舌。”

孫元起心道:你那狗屁道理,我要是明白才有鬼呢!面上卻一副受教模樣:“不知大人以為我提學使司應報效多少?”

“十萬兩!”陳夔龍理直氣壯地說道。

“十萬兩?”這回換孫元起叫苦了,“大人,我們提學使司賬目上也不過才90,374兩銀子,不信呆會兒下官把賬本送來請您查閱?這九萬多兩銀子,還是辛辛苦苦節省下來供衙門日常開支的。衙門上下百十口人,吃喝拉撒睡可都要錢呢!即便我們自己節省點,可迎來送往、京中諸位大人的冰炭二敬卻不能少一分!所以,懇請大人高抬貴手!”

陳夔龍點點頭:“既然如此,那就八萬兩吧!至於你們日常開支,只要靈活些,總不會餓肚子的!”

所謂的“靈活些”,其實就是運用潛規則,搞點灰色收入。在清代,官場*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俗稱“陋規”。陋規在各領域又有不同的叫法:在鹽務領域叫鹽規,在漕運領域叫漕規,在稅關領域叫稅規或關規,在驛站領域叫驛規,在教育領域則叫“棚規”。為什麼叫“棚規”?

清代學政,現在叫提學使,“掌一省學校、士習、文風之政令”,負有督察省內各地教育領域官員的職責。學政一般任期三年,三年之內要輪流到省內各府、直隸州督察考試。督察考試要進考棚,每次進考棚地方上要贈送幾百到上千兩銀子的好處費,這些錢就叫“棚規”或“棚費”。在貴州也叫“紅案銀”,在四川則叫“過山禮”。

晚清時,四川學政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