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8部分 (1 / 4)

遣散費的問題不難理解。好比現在公司裁員,按照勞動法規定,被裁的員工都能得到一筆遣散費,通常的經濟補償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來計算,標準為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軍隊大體情況也差不太多,只是更為棘手一些。

首先,軍人在軍隊學習的技能,比如開槍、打炮、拼刺刀等,被裁退之後到社會上幾乎毫無用處,退伍即失業。不像企業裁員或倒閉,還能找到類似的公司就業。

其次,軍人當兵吃餉,乾的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危險活兒,給的遣散費不能太少,至少要對得起這份工作。

第三,軍人手裡有槍,他要是活不下去,很多人都會跟著活不下去。何況是一次性裁軍30萬人?

憑著上述的三個原因,就不能不給那30萬人遣散費。不僅要給,而且數額不能太少。熊希齡所說的150萬元,不過是起步價而已!

唐紹儀登時臉色難看起來,猶自有些不死心:“秉三總長,國庫真的一文錢沒有?”

熊希齡很肯定地回答道:“沒有!一文錢也沒有!”

唐紹儀慢慢把眼光瞄向了孫元起。(未完待續。)

三四三、忽聞海上有仙山

內閣在座諸位都不是窮人,隨便隨便都能掏出三五萬元。像張謇這種實業家,便是三五十萬,擠擠也能拿得出來。但要說是150萬元之巨,估計除了孫元起,內閣這幫人回家砸鍋賣鐵、賣兒賣女都湊不出來!所以,也難怪唐紹儀要把眼光瞄向孫元起。

唐紹儀注視孫元起片刻,才緩緩說道:“此次裁軍所遣散冗餘兵員,北方多是百戰老兵,南方則多是革命功臣,遣散費正不可少,否則必然釀出無數事端。秉三總長所言每人5塊銀元,那已經算是最低限度。如果真要想讓裁軍順利進行,每人應該在10塊銀元左右。也就是說,現在至少需要300萬元左右的一筆遣散費用!諸位總長,對於如何籌集這筆資金有何高見?”

雖說他是問“諸位總長”,眼睛卻牢牢盯著孫元起,其他人也跟著順勢望了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孫元起不得不表態:“裁軍之舉利國利民,而且遣散費用又如此巨大,指望由某個人或某個省來承擔這筆鉅款顯然不現實。至於如何籌集這筆鉅款,孫某對財政金融一竅不通,不敢妄言。不過按照職責來說,應該由財政、陸軍兩部協同商議,然後交國務院、總統府批閱才是。諸位以為吧?”

孫元起一記太極雲手,既把自己和四川省摘了出來,又把財政部、陸軍部這兩個頂包的給推了出去,端的是妙到巔峰。

段祺瑞不動聲色地答道:“雖說裁軍與陸軍部有關。但我們向來只管花錢,不管籌錢,所以這事兒還得秉三總長解決。放心!我們陸軍部不會獅子大開口的。如少川總理所言,300萬元左右就差不多了。當然如果能更多的話,我們也來者不拒。”

熊希齡皺巴著臉:“現在國庫一貧如洗,各省財稅又拒不上交,除了向各國洋行借款,還能上哪兒去籌這300萬元鉅款?預計今年財政赤字要高達二億六千萬元,我這個財政總長哪是什麼財政總長。分明就是借款總長!”

宋教仁道:“既然國庫沒錢,我們可以號召國民進行捐款嘛!當年宋某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聽說,日清戰爭(即中國所稱的‘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國內在政府和媒體鼓動下,舉辦了軍資獻納運動和義捐運動,上至天皇,下至婦孺。紛紛解囊。為戰爭募資,很快籌集到了足夠的戰爭經費。

“現在民國初建,民氣正高,想來進行國民募捐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我國有四萬萬民眾,海外還有幾千萬華僑,即便只有百分之一的人認捐,每人只認捐一塊銀元,也足以完全解決裁軍費用短缺問題。何必向外國洋行借款。出賣國家利益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