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6部分 (4 / 5)

說道,“如今軍司能每年從海陵府多獲得一些糧餉,嵊泗那邊就不用再勞費海虞了,但之前的幫助,我跟軍司諸員,都牢記在心……”

以往海虞等縣要淮東庇護側翼,所以每年按照實數給淮東在嵊泗諸島上的駐軍補貼錢糧。如今海虞要擴增兵員,自身錢餉也緊張,再說增兵後,自身實力加強,也就不需要淮東再幫著庇護側翼。

陳華文這次過來,是希望取消以往對嵊泗防線的錢糧補濟。不過也難開口,沒想到林縛主動提出來。

即使曉得林縛是極力修復東陽系與吳黨的關係,但能如此輕鬆,陳華文與陳明轍叔侄還是覺得林縛通情達理,要遠比董原好打交道。

這兩件事定下基調,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得多。

吳黨要在海虞鄉營的基礎上,從各縣鄉營抽調骨幹組建海虞軍,包括步軍、水營在內,編制擴大到兩萬,但兵甲裝備大多維持在鄉軍水平,需要提高。

持續的大規模戰事,使得江寧城裡的軍械兵甲儲備嚴重不足,而軍械工坊的生產量又有限,如今各地都在擴增兵員。寧王府及嶽冷秋限制海虞軍還來不及,又怎麼可能從本來就緊缺的兵甲物資擠出多少給海虞軍?

寧王府及嶽冷秋寧可多撥些銀兩讓海虞軍去自籌。

海虞軍能從哪裡去籌?董原那邊還缺得很。平江府也鍊鐵,打鐵匠也不少,打造普通的槍矛箭簇不成問題,要想打造精良的刀具、鎧甲,卻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勝任的。

唯有跟淮東求助。

淮東近年來獲得的大勝不少,多為大創近殲性質的大捷,這種大捷最能繳獲兵甲。

淮東最初的兵甲軍械,幾乎都是靠繳獲補充。

不過認真細算起來,淮東最初暴發的一筆橫財,是在濟南時,從潰軍手裡廉價收購大量的兵甲,以致在燕南諸戰之前,江東左軍的兵甲裝備就達到弓弩手棄長弓不用、人手一支強弩、陌刀手皆穿重甲的水平。便是江寧工坊一年僅能生產一百多套的魚鱗甲,江東左軍也有七八十套!

隨著淮東軍規模越來越大,兵甲裝備已經不能再完全依賴於繳獲,林縛很早就推動兵甲軍械製作之事,如今淮東軍司軍械監所轄諸工坊的匠戶規模已經達到四千餘人。

除了鐵料外,淮東還大量向海東地區收購皮料,用來製作皮甲及合甲等輕甲。

林縛本來就有計劃向海東地區出售兵甲來彌補支用不足,能預料到海虞軍在較長時間裡會是淮東的盟軍,向海虞軍有節制的出售兵甲,也是計劃之中的事情。

陳華文他們這次過來,列了一個清單:鋼刀、鋼槍、鋼矛各五千把,箭支五千捆;海虞軍主要保證武官裝甲,僅需再補充一千套。

海虞軍需要弓弩,不過弓弩製作的週期更長,淮東也缺弓弩的儲備,僅提供給他們長弓及臂張弩各四百張。

淮東都以成本價再加兩倍利結算,相比較市價,還要便宜許多。

海虞軍要在白淖軍的基礎上,編一支戰力可觀的水營出來。戰船的生產,淮東所轄的觀音灘船場,以靠挖牆角的方式,已經超過江寧工部所屬的龍江船場,海虞軍也想從淮東購買一批戰船。

林縛還要擔心海虞軍的水營戰力加強之後,會來跟淮東爭取對海東商路的控制權,自然不會幫他們發展遠海戰力。

林縛以鶴城需要大量出海漁船捕撈海魚為由,只給海虞軍提供三艘集雲級戰船,中小型戰船倒是不加限制。

鶴城漁場自古以來就與明州府的外海漁場齊名。只是東海寇勢力大盛以來,鶴城的捕撈業就幾乎毀掉。淮東軍司需要大量的肉食,養豬羊要佔用大量的土地資源,還要消耗相當多的米糧,利用鶴城漁場以及兩淮鹽區的資源,發展捕撈業,是必然的選擇。

相比較提供這麼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