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嫉妒:如此允文允武的人才,怎地會是那個蕞爾小邦的流亡世子的麾下。我堂堂大宋皇子,麾下卻只有兩個武臣……
儘管已淪落到了這個地步,但在本朝長期文貴武賤的薰陶之下,趙榛的固定思維裡,武臣總不及文士可靠。偏偏他手下的左膀右臂:趙邦傑與馬擴。一個是純粹的武將,一個雖有廉防使之名,卻是實打實的武舉出身(馬擴是兩宋之交時期,少有的才幹之士,而且在宋、遼、金三國外交博弈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對於這一點,宋徽宗本人都很清楚,曾想授予他高官,但就是因為馬擴武舉出身,被朝臣們歸於武人,結果一直未能進入朝堂中樞)。
在趙榛的潛意識裡,這兩人的份量與可靠性甚至及不上有太學生身份的張銳。只可惜,人家已名花有主,而且又死心塌地……
無語之下,趙榛想起之前趙邦傑對鐵壁關寨外崖頂一戰的描述,遂以一種驚訝中不乏企盼的語氣問道:“之前聽趙知寨曾言道,本寨危在旦夕之時,幸得張都頭率兵來援,及時解困。卻不知張都頭是以何種犀利兵器,竟能在如此短暫時分,大敗並重創金兵?不知能否告之本王?”
張銳淡笑:“殿下相詢,銳自不敢有所隱瞞。此器物名為火槍,乃我天樞城狄城主所造。每臨敵之時,排槍齊列如弓弩陣,敵衝近前,則扣動懸刀,槍口噴焰吐煙,聲如雷霆,彈射如雨,可斃傷敵兵於百步之外。”
堂上趙榛等人,無不越聽眼睛瞪得越大,一臉難以置信之狀。
偏生那梁興還在一旁作證:“稟殿下、知寨及各位頭領,適才天誅軍獵兵都狙殺金兵之時,興亦有幸在場見證。張都頭之言,正是火槍威力的真實寫照。”
趙榛聽罷,用力在錦椅扶手一拍,開懷道:“好!有如此利器助我,何愁金軍不敗,我五馬山之圍不解……”
張銳卻不動聲色潑了一盆涼水:“銳奉軍主之令而增援五馬山友軍,所率兵不過百,彈藥不過萬,阻敵有餘,破圍不足……還請殿下及全寨軍民,先行轉移至平定城。平定方面已奉軍主之令,安排好接收安置準備工作……”(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九章 血色五馬山 (六)(衝突)
(抱歉,昨天補牙,完事後隱隱作痛,半天寫不了幾百字,只得停更。晚上好點,趕緊碼了一章。)
~~~~~~~~~~~~~~~~~~~~~~~~~~~~~~~~~~~
聽罷張銳的話,大堂上一時寂靜無聲。
過了一會,大堂上才響起趙邦傑低沉的聲音:“這就是你們天樞城的安排的救援方略?不是與我等一起並肩抗敵,而是要我們棄寨而逃?”
趙榛也是滿面怒容,心頭的不滿一下爆發出來:“狄烈此舉何意?!我等與金軍浴血苦鬥,奮戰在太行第一線。天樞城添為太行盟友之一員,接到我寨之召集令,不思傾城前來共襄盛舉,竟只派出一都兵馬……如此行陘,豈不令太行諸寨齒冷寒心!”
趙榛雖然年紀輕輕,到底是出身天下第一大染缸的皇室,別的不行,上綱上線這一點卻是無師自通,張口就來。
張銳卻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激動,只是平靜地道:“我天樞城亦與貴寨一樣,與金軍浴血苦鬥,奮戰在太行第一線。上月剛剛擊潰進犯我天樞城之金中路軍,全軍正在休整,難以派出大隊人馬相助。對於貴寨的請求,心有餘而力不足,不得已之下,只能派出一支精幹部隊,與貴寨戰兵共同守寨。寨內其餘所有非戰鬥人員,全部須撤向平定……這裡有城主回覆殿下的手扎一封,請詳覽。”
張銳心裡雖然很反感趙榛的用詞據傲及以太行諸寨盟主自居,諸如“召集令”、“太行諸寨齒冷寒心”這些話語,但他並未見過趙榛的那封信件,不太清楚其內容是不是有類似召集這樣的言辭。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