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部分 (3 / 4)

都是暗中的路數。誰也沒敢大張旗鼓的打著官方的牌子做事麼。

別說王書輝這種有關係有路子的郡王女婿,就是個普通的宗室,那也是和各路藩王都有著親戚關係的。人家又沒殺官,也沒攻城。你說人家造反,證據在哪裡。人家的藩王親戚難道會任由你們這些地方官員折騰麼。

至於像王書輝這樣的上面有人的宗室,你就更不能隨便對待了。你有靠山,人家也有靠山。你的靠山是吏部尚書不假,人家的靠山在內廷。一旦你把人給抓了,人家透過關係往天子皇爺那裡一遞話兒,把事情捅出去。很可能天子皇爺會親自過問。

天子皇爺很可能就會說了,“這不是給我上供西洋寶鏡,西洋水晶器皿的枝江王家的女婿麼,怎麼回事兒,把奏摺拿來我看看。”

一旦皇帝要看奏摺,內廷裡受過王書輝好處的公公們,甚至都不用偏幫枝江王那邊。只要他們據實給皇帝答話的話,那麼,一個州府的衛所指揮使,一個地方的錦衣衛千戶,居然在沒有上級命令,沒有朝廷旨意的情況下,敢把一個藩王的女婿,萬曆天子親封的郡主儀賓,在完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給抓起來了。

別說是你們這樣兩個吏部尚書的家奴之流的人物了。就是閣老的親兒子,也逃不掉天子皇爺的懲治。

所以說,大家現能夠做的,還是像王書輝那樣,按照規矩走。這個規矩是什麼呢,就是大家都不走官方的路子,憑著各自的勢力行事。你的拳頭大,你說話就好使。你能呼叫的人手多,你的地盤就佔的多。你要是有能耐,也大可像王書輝滅殺馬松華,火燒張天祿那樣,直接把人給滅了。

說起來,在大明朝的鄉間,地主豪強們,大部分走的還是這個路數。當然了,那些藩王啊、勳貴啊、部院高官啊,人家不會弄血的呼啦的,打的頭破血流的。用現代人的話講,人家是體制內的人物。大明朝的法理規矩,就是圍繞著人家制定的。他們可是由國家作為打手,給他們撐腰。

可是普通的地主士紳們,走的就是基本路線了。這才有了大明朝的鄉村裡,到處是鄉紳們建立的堡壘式建築。每家每戶蓄養家丁,暗中招攬人手的情況發生。甚至於一些膽子大的地主豪強們,直接培養人手,偽裝成土匪山賊。或者勢力小些的,就直接和那些正牌子的土匪山賊暗中勾結的。

實際上,被王書輝屠滅滿門的馬松華家,就是大明朝最為標準的鄉間豪紳的形態。

特別是從萬曆四十六年開始,朝廷開始徵收遼餉之後。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

官僚體系大家都是懂的。就像三農問題被國家解決之前一樣。朝廷不過每畝田加徵九厘銀子。到了下面,行省方面可能就變成每畝加徵九分銀子了。再到下面,州府方面可能每畝就變成是加徵九錢銀子了。再到下面,縣裡面可能每畝就變成是加徵九兩銀子了。再到衙役公差那裡,每畝加徵的可變成能就是十兩幾十兩了。

就是從萬曆四十六年朝廷加徵遼餉開始,在地主和官僚的勾結之下,明朝的自耕農開始大規模破產。土地兼併問題愈演愈烈。最後才有了李自成的崛起。

這幾年間,這就是再怎麼遲鈍的地主鄉紳們,也發現了現在正是兼併和掠奪土地的最佳時機。在這種普遍認識下,明末的社會狀況迅速惡化。一方面,土地迅速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另一方面,在小冰河氣候的影響下,天災*一起爆發,各種造反者和各式各樣的土匪盜賊蜂擁而起。他們又和那些土豪劣紳勾結在一起,肆無忌憚。劣紳驅逐良紳的現象在全中國到處上演。

王書輝在枝江縣的做法雖然看起來有些殘酷,有些暴虐。但是,王書輝的所作所為,卻是現在所有的封建統治階級,所有的明王朝的利益既得者們,都在做的事情。你說人家違法,你說人家骯髒,難道你就是乾乾淨淨的人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