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論衡作者> 第127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部分 (2 / 5)

文】

漢武帝龐愛李夫人,李夫人死後,漢武帝想看到她的形體,道士用法術作出了李夫人的形象,形象作成後,在宮門內外出入,漢武帝很驚異,站起來去迎接她,忽然形象不再出現。因為這不是自然產生的真實形象,而是道士弄虛作假搞出來的假象,所以一出現就不清楚,很快就消散滅亡了。人為的變化,它是不能長久存在的,如同李夫人的形象不可能長時間出現一樣。道家論述自然的道理,不知道引用具體的事物來證明自己的言行,因而他們的自然之說沒有被人們所相信。

【原文】

54·13然雖自然,亦須有為輔助。耒耜耕耘(1),因春播種者(2),人為之也。及谷入地,日夜長夫(3),人不能為也。或為之者,敗之道也。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者(4),就而揠之(5),明日枯死(6)。夫欲為自然者,宋人之徒也(7)。

【註釋】

(1)耒耜(lěi sì壘四):古代一種翻土的農具。耘(yǔn雲):除草。

(2)因:順應,趁著。

(3)夫:據遞修本應作“大”。

(4)閔(mǐn敏):憂慮,擔心。

(5)揠(yà亞):拔。

(6)以上事參見《孟子·公孫丑上》。

(7)徒:類。

【譯文】

然而萬物雖說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但也還需要人的有意識的行動給予輔助。使用耒耜耕地除草,順應春時節令播種,這就是人有意識的行動。等到谷種播入地中,一天天長大,人就不能改變它了。如果有人想改變它的生長,那隻能是一種損害它的做法。宋國有個人擔憂他的莊稼長得不快,就到地裡去拔高它,第二天莊稼全枯死了。那些想要代行自然職能的人,就同宋人這種人一樣。

【原文】

54·14問曰:“人生於天地,天地無為,人稟天性昔,亦當無為,而有為,何也?”曰:至德純渥之人(1),稟天氣多,故能則天(2),自然無為。稟氣薄少,不遵道德,不似天地,故曰不肖(3)。不肖者,不似也。不似天地,不類聖賢,故有為也。天地為爐,造化為工(4),稟氣不一,安能皆賢?賢之純者,黃、老是也(5)。黃者,黃帝也;老者,老子也。黃、老之操,身中恬淡,其治無為,正身共己而陰陽自和(6),無心於為而物自化,無意於生而物自成。

【註釋】

(1)渥(wò握):厚。

(2)則:效法。則天:以天道為準則。

(3)不肖:不似。原意特指子不似其父那樣賢能。《說文·肉部》:“肖,骨肉相似也;從肉,小聲。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4)造化:創造化育萬物,這裡指自然變化。

(5)黃、老:黃帝與老子,道家尊二人為始祖。黃帝:參見8·6注(1)。老子:參見4·4注(20)。

(6)共(gōng恭):通“恭”。莊嚴。正身共己:形容端莊嚴肅的樣子。

【譯文】

有人問:“人生在天地之間,天地沒有意識,人承受了天性,也應當沒有意識,而人卻是有意識進行活動的,這是什麼道理呢?”回答說:道德最高尚、純厚的人,承受天的氣最多,所以能效法天,就能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承受天的氣薄而又少的人,不遵從道德規範,與天地不相似,所以叫不肖。不肖,就是不相似。與天地不相似,與聖賢不相同,所以就有意識的活動。天地像熔爐,自然的變化像工匠,承受天的氣不一樣,怎麼能人人都是聖賢呢?聖賢中最純的人,是黃、老。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黃帝、老子的操行,身心清靜無所追求,端莊嚴肅而陰陽之氣自然調和,無心於有意識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