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有一方得不到滿足就會出現亂子。所以前朝范仲淹變法和王安石以及章惇的變法大有不同,范仲淹講究臣民共利,而王安石和章惇則更多地關注到了商人之利。如今方啟梁選擇關中,選擇趙有恭,也是看準了趙有恭行事不拘一格,也許這位秦王殿下掌權大宋,會給大宋子民帶來足夠多的好處。
章億回到長安後,便趙有恭計議一番,沒多久二人合力之下,寫了一封書信,快馬送到了東京汴梁。
十月的汴梁多了幾分枯黃,參天的樹葉落在水中,隨著河水盪漾遠方,此時一個女子赤著雙足踩著淺淺的清水,河水冰涼,她卻踩的不亦樂乎。鵝卵石光滑無比,河水如鏡,映著一張沒絕人寰的容顏。這女子便是當朝最美的皇室牡丹花趙福金,如今帝姬已是十八歲,正如朝陽絢爛多姿,不管她願不願意,總是要嫁人的。嫁了人,也許再不能像這樣盡情的在水中踩著鵝卵石了。
記得第一次如此玩,還是和凌哥兒一起,想來,能不過形象的帶著她玩耍的,也只有那位凌哥兒了吧。
御書房裡,眾臣都在,不過這次比之以往多了一個人,他就是新任都知監管事楊蓮。內廷十二監,首當司禮監,因為司禮監掌有閱奏批紅之權,所以被稱之為非大太監不能佔的位子,相比司禮監和尚膳監,都知監可就無足輕重了許多。不過這也是楊戩的聰明之處,都知監負責官家起居,出宮清道,看似幹雜活的,無利可圖,可也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能時常見到官家。做為宮裡的大總管,楊戩深知官家的性子,只要能入了官家的眼,以後想要升官發財,還不是有的是機會,入都知監,李彥等人還不防著,多好。
此次御書房議事,便是為了茂德帝姬趙福金的婚事,眾人計議一番,最後有了一個合適人選,此人便是殿前司都指揮使金世龍,金世龍拱衛大內多年,賣相又是不俗,點他做茂德帝姬的夫婿,算是不錯的選擇了。
婚事計議完畢,就輪到了關中之事,事實上趙佶也有點搞不清趙有恭葫蘆裡賣的啥藥的,已經提出讓章億當京兆府府尹了,偏偏鳳翔府的事讓朝廷給推舉一個。難道秦王殿下轉性了?怎麼可能?
“諸位,對這事怎麼看的?這鳳翔府府尹是派還是不派?”趙佶這話問得挺蠢的,堂堂朝廷,難道還怕了趙有恭不成?要是趙有恭已經親自提出讓朝廷委派人手了,朝廷卻不敢派,那傳出去還不讓人笑掉大牙?
趙佶問了一句蠢話,不過眾臣沒人敢說出來,倒是楊戩躬身細聲道,“官家,這事啊還得派!”
楊戩此話一出,趙佶就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你說得輕巧,那該派誰去?莫要忘了張伯英的教訓,派了去,再讓那傢伙一刀砍了?”
趙佶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楊戩早有準備,他介面道,“官家,咱們派個能力強,又無足輕重的人去,不就成了?”
聽著楊戩的話,莫說趙佶了,就連蔡京等人也露出了幾分輕笑。這楊老太監是不是老糊塗了,能力強的,有無足輕重,朝廷有這樣的奇葩人物麼?倒是宮梻,已經眉頭跳動,看著楊戩的臉,拱手言道,“楊總管說的可是梁溪先生李伯紀?”
李伯紀?一聽到這個人名,趙佶手撫額頭,暗道一聲蠢,怎麼把這個人忘了呢?李伯紀雖然是一塊茅坑裡的臭石頭,不為人喜,但能力真的沒話說,而且對朝廷又是忠心耿耿,讓他去鳳翔府再合適不過了,而且,趙佶對李伯紀一向沒什麼留戀,這塊臭石頭要真被砍了,也不會心疼。
宮梻總覺得讓李伯紀去鳳翔府有點不妥,可哪裡不妥一時間又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