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乾隆王朝黃杏兒> 第23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部分 (3 / 5)

。(編輯怒:你丫沒什麼肉,幹嘛要給我□□?)

王氏起初以為永璇不喜歡自己,後來在秦嬤嬤的暗示之下才曉得這位爺似乎在這方面還很堅持。於是自己也慢慢地拋開,而且永璇待自己也不壞,於是王氏願意去相信永璇只是在等自己長大。

籌辦京師大學堂的事情永璇跟王文治提了下,還包括皇家科學院的事情。但是王文治有些不理解永璇對“科學”的熱愛。在王文治這樣的大儒眼裡,“科學”就是奇技淫巧。但是王文治並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人,他也看到了“科學”帶給大清的變化。雖然他接觸不到海軍衙門跟火器營,但是海關司的大船可是貨真價實的“科學”。而且永璇名下的“致知書局”還有“格物圖書館”都真的起到了開啟民智的效果。王文治在這點上還是相信自己這個“女婿”的,八阿哥的確是想做一些“教化民眾”的事情。更何況王文治如今是被乾隆貼上了“八爺黨”的標籤,想躲也是躲不開的。於是只得想辦法擬了個奏摺讓其餘人接受。

王文治在折中道:太學只教經學乃是聖人學問,但是聖人也道,君子有六藝。太學為聖人之學,而大學堂為君子之學,兩者並不矛盾而且均是朝廷所需要的。

乾隆看到王文治的奏摺就曉得是為永璇探路的,在這份奏摺之前,乾隆特意就京師大學堂的事情問過永璇。永璇為了讓大學堂能開辦起來,首先是恭維了太學一番,然後說太學的受眾面太窄,需要用大學堂來補充。永璇希望大學堂能教授更多的知識,這樣不僅能教化世人,也能讓眾人有一技之長。

如今看了王文治的奏摺,乾隆便直接明發,讓眾臣討論。國子監這邊反對聲音並不大,只要是教化世人,只要是朝廷願意撥錢修學校,國子監都是高興的。翰林院有些不滿的聲音,但是《周禮》中的一句“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讓他們無話可說。於是朝堂上大家稍微辯了幾句之後,便透過了修建京師大學堂的提議。

永璇看到這份聖旨,心裡長出了一口氣。前一年開始的基礎教育已經在直隸、兩廣、兩湖、浙閩等地鋪開,如今又有了大學堂這樣的高等學府,自己的教育改革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永璇決定在大學堂裡堅持“精英教育”,職業教育、專科教育,還有大學教育應該是面向不同的人,共同提高國民的素質。而後世那種“只看學歷不看能力”的作風是堅決要避免的,一個國家需要綜合人才、專業人才也需要職業人才,所以一窩蜂都去唸綜合大學是件挺可怕的事情。而且後世大學動不動就是綜合化,這樣反而削弱了每所大學的特色。你很容易知道哈佛、劍橋牛津的特色,但是國內又有幾所大學還保有自己的特色了?一所大學如果失去了性格,那麼所教育的學生也是千篇一律的流水線人才。這樣的人才並不是一個國家發展所真正需要的。幸好永璇這次有機會在根子上糾正這一切。

永璇與自己的岳父王文治就教育問題談了很多次,王文治也算徹底瞭解了八阿哥的興致。他對大位並無所求,他之所以手上握著權力只是為了更好地做一些事。王文治並不理解永璇所做的每一件事,但是他還是認同永璇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想利國利民。

“權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小王每做一件事都是惶恐不安,惟恐稍不留心就會禍國殃民。也許現在的人不會理解本王所做的這一切,但是後世總會有人明白。小王也許走得太急了,但是時間不等人。也許幾百年後的史書上,小王依舊是罵名,但是起碼那個時候的人可以活得比其他人更舒服。這就是本王所想到的。”

王文治看著眼前這個十四歲的孩子,只能起身恭敬地道:“王爺所託,下官定當盡力。”

京城裡連續三位皇子的婚禮讓碩王府越來越不安,為何蘭公主的指婚沒有下文了?雪如特意在京裡的貴婦裡走了一圈,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原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