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年)。該本共八冊,止有七十八回,前八十回中僅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回。其中第十七、十八回沒有分開,第十七回首葉有批“此回宜分二回為妥”。第十九、八十回尚無回目。第二十二回至惜春謎為止,未寫完,末尾空葉有批雲:“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嘆嘆!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夏,畸笏叟。”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詩。此本是“脂本”系統中保留最完整、批語最多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本子。此本原為徐星署收藏,後歸北京圖書館。197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影印出版時,所缺第六十四、六十七兩回及六十八回中的一段文字用清蒙古王府本補入。 庚辰本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的抄本,由於書內題有“庚辰秋月定本”,故稱庚辰本。庚辰本現存七十八回。1一63回、65一86回、68一80回。其中17回、18回兩回未分開,因此它算一個基本上完整的抄本。關於這個抄本流傳的情況,我們只知道它在1932年由徐星署收藏,後歸北京大學圖書館。在此之前它是由誰收藏,怎樣到了徐星署手中,是不知道的。
庚辰本是一個學術研究價值很高的本子,先後有不少紅學家寫文章論及過它。它的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是現存回最多的一個本子;第二,它是現在可以看到的曹雪芹生前最後一個本子。曹雪芹死於乾隆二十七年(1763年),庚辰是乾隆二十五年(1761年)離曹雪芹去世僅兩年。第三,它集中了脂硯齋等人的批語中的最主要的部分。
第三節 手抄本(下)
第三節 手抄本(下)
本節介紹其他的九個手抄本。
(1)戚本。即1911年上海有正書局石印、戚蓼生序八十回本的底本。此本的確切年代已不可考。此本中庚辰本所缺的六十四、六十七回已有了,第二十二回已補全。由於戚蓼生為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進士,故此本又稱己丑本。又有大字本和小字本的分別。宣統末年(1911年)初印時為石印大字本,每半葉九行,每行二十字。前四十回有狄葆賢的眉批,指出此本與通行本文字的不同之處;1920年及其1927年有正書局又出版了小字本,每半葉十五行,每行三十字,後四十回也加上了眉批。
從種種跡象來看,戚本是脂本系統中較晚的一個本子。如第十七、十八回在較早的脂本中都沒有分開,戚本已分為兩回,並且分得比己酉本、夢覺本較為勻稱;第二十二、六十四、六十七回殘缺的部分都已補齊;沒有眉批和行側批,而句下雙行夾批及回前回後批都有,這很像是經整理過的;脂本中原有的少數“穢語”,在戚本中已作了“處理”;只稱“石頭記”,而不冠以“脂硯齋重評”字樣;所有的脂批原有的“脂硯”的署名,都刪掉了。在諸“脂本”中,此本為後人發現並付印最早的一部本,也是各本中最為完整的一個本子。1920年,魯迅先生在撰寫《中國小說史略》時,寫《紅樓夢》一章時所引用的文字都是根據此本。
從版本史的角度看,戚本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程偉元、高鄂續《紅樓夢》後,百二十回本獨霸,八十回湮埋。是戚本的出現使人們重新認識到另一種版本的《紅樓夢》。,
(2)列寧格勒藏本。該本共八十回,祖本年份不詳。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被一個隨俄宗教使團來華的大學生帶回俄國。此抄本有批語三百餘條,有一些批語與其他脂本相同。其第六十四、六十七兩回不缺,而第七十九、八十兩回未分開。現收藏於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他所。1986年,經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與蘇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列寧格勒分所共同編定,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 在《紅樓夢》的早期抄本中。列寧格勒藏本(簡稱列藏本)是流傳到國外的抄本中最有價值、最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