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賣弄加吊胃口麼?
王柏見孫氏看過來,忙道:“聽聞前段時間北邊瓦剌與朝廷因貢品之事有了爭執,瓦剌現任首領喀森是前蒙古首領的孫子,小毛孩兒不知天高地厚,對我朝積怨已久,因此總有冒犯。近年邊境更是小衝突不斷,聽說皇上有意想再對瓦剌用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打仗可是要銀子的。娘你忘記當年先皇親征蒙古的時候,那些銀子是從哪裡來的了?我聽同知大人說起,沈大人這回可是給下頭下了死命令的。”
孫氏搖頭嘆道:“這好不容易安定起來。”
王柏也搖頭:“所以,這何家是被盯上了,不脫層皮恐怕無法脫身。”
孫氏道:“何家倒是有這認識,因此也只求他們家老爺能安然回來,別的倒也不敢奢望。”
王柏聞言沉吟道:“若是如此,此事倒也不是不可行。”
“若是此事可為,你到不妨幫上一幫,總也是你大舅母的遠親。”
王柏點頭應了。
孫氏便不再提何家的話題,轉頭問向一旁站著的三娘道:“信可是看完了?”
第四十八章 來信
“信可是看完了?”
三娘見問,忙答道:“回祖母,三娘看完了。”並將手中的信箋遞迴給了甘松。
信中所說與剛剛孫氏所言相差無幾,只在信末交代了要她與王璟接到信後儘快啟程趕去兗州府看望病重的外祖母劉氏。
“你是如何看的?”孫氏淡淡道。
“三娘與哥哥聽憑祖母安排。”三娘順從地道。
“本是家事,卻不知被什麼人到處宣揚,弄得人盡皆知,最後還要勞動知府大人出面。讓有心人得知了恐怕還要懷疑是我們王家不重孝道,不講情面,阻擾你們探望生病的外祖。雖說你們是我王家的子孫,那邊畢竟也是血脈親戚,我這個王家的長輩到是因此惹了埋怨。難道他們家正兒八經地親自來府裡要接了你們去,我還能阻攔了不成?”孫氏有些不悅。
三娘知道,孫氏這種對她母親孃家的不滿是經年積累的結果,不是她三言兩語就能開解得了的,因此也就恭順地聽著。
等孫氏說完只道:“王家子孫忠孝仁義,這是歷代聖上都金口稱讚的,祖母何必為了那起子眼紅小人的酸言酸語動怒?公道自在人心。”
王柏也道:“誰要敢胡亂編排,就讓他們來我們王家的三槐堂跪一跪先帝欽賜的牌匾。”三槐堂是王氏的祠堂,門楣上的對聯是某一任皇帝親擬的“珠樹家珍,古今侈聖主賢臣之頌;槐堂世相,記載傳忠臣孝子之名。”二十四個大字。
孫氏心中稍順:“如此,你們兄妹倆就去一趟兗州府吧。”
三娘還是一付柔順的姿態躬身應了。
孫氏沉吟了一下,吩咐甘松道:“讓大夫人從庫房打點一些藥材出來,到時候給璟哥兒與三娘帶去兗州,別失了禮數。”
這時外面常嬤嬤請見的聲音響起,不多會兒便見她進了來。
“你來的正好,璟哥兒與三娘去兗州府的事情就交由你去安排。車馬與隨行之人你都細細打點好了,別讓人到時候看我們府上的笑話。”
常嬤嬤忙應了。
三娘明白,這回去兗州可能不會像上次那麼得“寒酸”。孫氏極要臉面,她容不得外人看王家的笑話。何況此事還是由兗州知府牽的頭。
“你們速速打點好了,明日就啟程吧。”孫氏道。
“娘,此去兗州府因有女眷,馬車速度定然不快,因此怎麼也有近兩日的路程。只他們兩姐弟上路的話恐怕不妥,正好兗州知府魏大人的夫人前一陣子回青城縣探親,後日便要啟程回兗州,不如讓三娘他們與之結伴而行,一路上也好多個照料。”王柏道。
孫氏聞言沉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