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1)
富士康“員工跳樓”風暴
一串令人扼腕的名單
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員工馬向前(19歲)墜樓,身亡。
2010年3月11日,富士康一李姓男工墜樓,身亡。
2010年3月17日,富士康新進女員工田玉從三樓宿舍跳下,跌落在一樓受傷。
2010年3月29日,富士康一男性員工(23歲)從宿舍樓上墜下,身亡。
2010年4月6日,富士康女工饒淑琴(18歲)墜樓,住院治療。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寧姓女員工(18歲)跳樓,身亡。
2010年4月7日,富士康一男員工(22歲)跳樓,身亡。
2010年5月6日,富士康員工盧新(24歲)從陽臺縱身跳下,身亡。
2010年5月11日,富士康員工祝晨明(24歲)從租住房屋的樓頂跳下,身亡。
2010年5月14日,富士康員工梁超(21歲)從樓頂跳下,身亡。
2010年5月21日,富士康男工南剛(21歲)從樓頂跳下,身亡。
2010年5月25日,富士康男工李海(19歲)清晨墜樓,身亡。
2010年5月25日,富士康賀姓男工(23歲)深夜墜樓,身亡。
2010年5月26日,富士康一男性員工深夜從宿舍樓頂跳下,身亡。
2010年5月27日,富士康一女性員工墜樓,重傷。
全國的媒體聞風而動,湧向深圳,400多名記者圍在富士康深圳龍華園區的門口,十幾臺攝像機架在員工進出的南大門,主持人手持話筒日夜守候,準備第一時間報道跳樓事件的最新進展。整個富士康、整個深圳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富士康“員工跳樓”風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原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年輕人這樣接連拋棄自己的生命?
從相關媒體的報道分析來看,主要原因應該有以下七點。
一、 “血汗工廠”壓榨的結果
所謂“血汗工廠”這一稱呼最早來自英國《星期日郵報》一篇標題為《iPod之城》的報道,稱“蘋果的旗艦產品iPod主要由女工生產,她們的月收入僅有27英鎊(約合人民幣387元),但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國內某媒體立即隨後發表了題為《員工揭富士康血汗工廠黑幕:機器罰你站12小時》的報道,稱“辛苦一個月的報酬大約為1 000多元。生產線上沒有凳子,除了少數員工之外,一般操作工都必須站立工作,連續12個小時不停幹活”。
從現實來看,這兩篇報道披露的事實性細節都不夠準確。墜樓員工馬向前的家屬透露若將加班工資計入,其月收入有2 000元,比較滿意。另外,富士康是包吃包住的,如果在外租房每月會有300元的補助;吃飯補助以每天11元計算,但以伙食水平看,即使每月補貼1 000元也達不到在富士康食堂吃的水平。另外,富士康的醫療保險福利等也是不錯的。以此計算,普通員工加上加班費,月收入應該在3 000元以上。這個收入絕對值並不高,但相比較中國一般企業已經非常不錯。
此外,加班並不是只在富士康一家企業存在的現象,深圳人都加班。加不加班還是員工衡量企業好壞的標準,加班就有更多的錢賺,不加班說明企業訂單少,不牢靠。郭臺銘說“員工喜歡加班,因為多賺錢可以回家買房子”,這話聽起來不順耳,卻道出了大部分事實。
富士康“員工跳樓”風暴郭臺銘否認富士康是“血汗工廠”,蘋果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喬布斯也公開聲援富士康不是“血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