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我的天堂完整歌曲> 第51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部分 (3 / 5)

入,而且不管什麼樣的女人,只要她們低著頭靜靜地在胸前行針時,都會讓人感到她們非常美——那種美是恬靜的美,優雅的美和勞動的美。這是我在童年時代的記憶中僅有的幾幅鄉情美景之一,現在想起來仍然感到很愜意。原因之一是所有我故鄉的美女們無一例外的都是優秀的繡娘,原因之二是所有難看和不善良的女人肯定也是成不了繡孃的。

人民公社時代的繡娘與著名的常熟花邊一樣從來就沒有被列入“資本主義草”的範圍,所以這也是常熟地區的手工業和鄉鎮企業比其他地方發展得更早、更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世紀70年代後期,隨著小五金、小紡織的出現,一批繡娘被招進了鄉鎮企業,她們開始由繡娘變成鄉鎮企業裡的“織女”。

“咔嚓嘶——”“咔嚓嘶——”這種聲音在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蘇州一帶,幾乎在任何一個鄉村和城鎮旮旯裡都能聽到,這是蘇州鄉鎮企業最具標誌和繁榮階段的一種特殊鄉間音樂,它似乎是在一夜之間覆蓋了千百年來獨步天下的蛙聲和蟬鳴,從而使這裡的農耕水鄉開始轉向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並存的新世界。

常熟無疑在這個階段比周邊的縣市走在更前列,尤其是紡織和服裝業上所表現出的區域經濟特色更顯現特殊光芒……

第2節馬路地攤壘出的市場模式

正在寫作此書時,友人將《蘇州農村改革30年》一書送到我手上。我認真一讀,瞭解了一些蘇州鄉鎮企業發展的歷史淵源,書中講到:蘇州農村中傳統的手工業發達,能工巧匠眾多,因此歷史上形成了較為發達的吳江絲綢業;吳縣的刺繡、工藝和建築業;常熟、太倉、張家港一帶的土紡土織布。

第20章常熟的“品牌”故事(9)

“在20世紀20—30年代,蘇州的鄉村工業已具相當規模,是當地民族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1919年常熟的織布手工業場有31家,織布機300架左右,男女工人約4000人。”而在上世紀60年代初,由於受當時的政治性政策影響,從城鎮工業企業中下放了一批職工到農村,後來在70年代又有近20萬城鎮“知青”上山下鄉到了農村,這期間有近萬上海人因種種原因沒有到更邊遠的地方而透過各種關係落戶到了蘇州一帶,這些城鎮人員到了農村,一方面他們有知識,又有一定工業技術,同時蘇州在當時為了幫助這些人能夠在農村“紮根”,於是主張和鼓勵社隊創辦一些以“多種經營”名義的小企業。1972年,蘇州地委公開提出“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的要求,社隊企業因此在堅持“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的三原則下迎來了積極發展的第一個高潮,這就是蘇州地區為什麼在粉碎“四人幫”後的1977、1978年時其鄉鎮企業已初具規模的緣由,而且當時的蘇州地委明確要求各級黨委都把發展社隊企業工作列為重要議事日程,並提出相應的發展目標。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的1978年底,全蘇州社隊企業已經形成第一個發展高潮,全地區8縣(市)社隊兩級集體工業企業已經有7508家,擁有固定資產3�35億元,職工達40餘萬人,佔農村總勞動力的17%。1979年7月1日,國務院在黨的生日這一天,以少有的方式頒發了《關於發展社隊企業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草案)》的通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總結蘇州社隊企業的基礎上向全國各地發出“社隊企業要有一個大發展”的號召,因為在兩個月後召開的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上透過了《*中央關於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議》中,中央專門提出了要大力發展社辦企業的重要決策。蘇州作為鄉鎮社隊企業發展最早、最快的地區給中央作出上述決策提供了某種依據,所以它的發展毫無疑問更是走在別的地區前頭。到1983年*到蘇州視察時所看到相當一部分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