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頁 (1 / 2)

馬祿任旅長時,就看中了永登縣大通河西岸綠樹成蔭、山川明秀的四渠村,在這裡安下家。馬祿修建了一進四院的公館,包括大小樓房4座,房屋108間,馬棚40間,草房20間。他廣置田園和生產工具,擁有水地400畝,皮車20多輛,鐵輪大車15輛,騾馬100多頭,犏牛、奶牛20多頭,使用長工20多人。他對當地農民除實行地租剝削外,還用名目繁多的方法侵掠農民財物,甚至自造 東起大河沿,西至臥虎坪,南至大冰溝,北至龍王溝 的土地契約。馬祿的這些做法已經被四渠歷史的巨鞭抽打,但四渠也以自己的歲月,銜接起對馬祿一些善事的記憶。

享堂峽距四渠不遠,為四渠通往海石灣及青海的必經之地。馬祿1935年捐資動員群眾劈山開石,修建起長達15公里的簡易公路。為此,當地群眾在路口豎有 流芳百世 的石碑一塊,石碑下方刻有 福山修 三字。馬祿還在流經四渠的大通河上購置渡船一隻,使東西兩岸暢通無阻。

四渠原有一條水渠是清朝時期修建的,渠首地勢較高,大通河水位下降引不進來。馬祿讓部隊將原渠改線重修,全長12公里,可灌溉400多畝土地。

四渠群眾用石磨加工糧食,人推畜拉,很不方便。馬祿用鱉塔地主高全三的河灘地,修了一座水磨,方便了當地群眾磨麵。

四渠多回民,文化教育素不發達。馬祿於1931年主持修建起 福山小學 。這是八寶川最早興辦的回民學校,至今仍然存在。馬祿還先後興建了兩座清真寺,一座在四渠村,一座在附近的七里村,便利了當地回民的宗教生活。

馬祿被解除騎二師師長職務,1946年元月回到四渠村,便一病不起,於同年10月病逝,時52歲。

萬民傘

抗日戰爭時期,馬彪去職休居西安,閒來無事常常遙望遠處的秦嶺。秦嶺背面,曾經有刀劍的閃光,烽煙滾滾的戰場,那是他曾和日本侵略者廝殺的地方。

1937年8月,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頒令暫編騎兵第一師番號,馬彪任師長。騎兵師有回、漢、撒拉、東鄉、保安、藏等民族,其中回族較多。

馬彪,字炳臣,是馬海晏(馬步芳的爺爺)六弟馬海清的長子。他追隨堂叔馬海晏在北京參加過抗擊八國聯軍的反侵略戰爭。他曾任寧海軍營長、玉樹司令,河西圍堵西路軍時為騎兵第一路指揮。

暫編騎兵第一師經蘭州、平涼,進入陝西。沿途人民群眾熱烈歡迎抗日將士。部隊也精神抖擻,士氣昂揚。

日本浪人和漢奸參加的白蓮教匪徒,盤踞在華山南麓,不時出沒於西荊公路線上,攔截車輛,搶奪物資,嚴重影響華中戰備物資的運輸與供應。這股千餘人的匪徒很快就被消滅,暫編騎兵第一師得到西安行營的傳令嘉獎。

馬彪師馬祿第二旅調赴蘭封、商丘一帶堵擊西犯日軍,正和日軍奮戰之際,忽奉八戰區指揮部緊急電示退守鄭州以西待命。這時蔣介石令空軍炸毀鄭州以東花園口的河堤。黃河決口,淹沒了豫東和皖北十餘個縣區,其效果只是阻止了淮陽西犯許昌的部分日軍,另一部分日軍乘空投的橡皮船逃走了。可是水災給當地人民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確是歷史上罕見的。

馬彪師擔任河防期間,馬秉忠第三旅三團一營一連的排長馬元林暗地勾結河東偽軍,槍殺一營營長,帶走了幾十名士兵,東渡黃泛區叛變。馬元林帶著日本侵略軍的一個中隊及偽軍千餘人偷渡黃河,竟然侵佔了河防七八個村寨,並揚言皇軍大軍即將西進奪取洛陽。

時值嚴冬,風雪交加。馬彪師兩個旅帶著凜冽的寒氣,向日偽軍展開進攻,連續收復各個村寨,打死打傷日偽軍數百人,同時將叛徒馬元林生俘,當場殺頭示眾。其餘潰退的數百偽軍倉皇乘船東渡,但因黃河冰塊聚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