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恭這樣的絕世猛將,都沒什麼信心。
高句麗人也不是好打的,當年尉遲恭也是去過遼東的,對於遼東的高句麗人有些瞭解。
那邊山高水險,高句麗人都在山上築城,到處都是山城。而那邊天氣極寒,河流森林卻也多,因此高句麗人算是半農耕半漁獵的國家。高句麗東北的部族所生活的地方更寒冷險惡,但其中不少部落都歸附了高句麗人。
騎兵,是最彪悍野蠻的騎兵,現在對面的高句麗軍中,就不少的騎兵。
李超回頭看了眼那些士氣高昂的白袍軍,笑了笑。
“三千越甲可吞吳,我這兩萬志願兵加上五千神機營,再加上你的一萬幽州兵,難道還滅不了這些棒子。”
“可是,這兩萬長槍兵,能當什麼用?相國別看他們現在喊的響,可真正一到戰場打起來,只怕這些人一下子就成了草雞,全嚇的轉身而逃了。”
李超卻只是搖搖頭,如果他手裡只有這兩萬志願兵,他當然也知道難以成事。但他不是還有五千神機營和一萬幽州兵嗎,這些兵可都是精銳府兵,尤其是神機營的,本身組建的時候,就是各地府軍中抽調的精銳,他們可是北衙禁軍,皇帝親軍。
有這一萬五千精銳,絕對能穩住,只要不讓這兩萬兵打頭陣當主力,讓他們敲敲邊鼓,還是不錯的。
李超望著河對岸。
“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
“每每想到數十萬中國子弟魂蕩異鄉而不得返,長夜思之而不能眠。此次陛下授我為燕雲節度使,讓我抵禦入侵,我不但要將來犯之高句麗人打退,還要揮師東進,收復遼西、遼東,還要將大唐的軍旗插上平壤城。”
“我要把高句麗人用我中國子弟屍骨所壘的京觀搗毀,將所有子弟屍骨帶回中原,連那些遼東白山黑水之間的陣亡戰士屍骨一起帶回,讓他們魂歸故鄉,地下安眠。”
“誰也不能阻攔我,眼前這條濡河不能,河對岸的武士也不有,那一座座的高句麗山城更不能,你們,願不願意隨我揮兵東進,踏破平壤!”
尉遲恭這樣的沙場老將,聽了這番話都不由的動容了。
他想到了十幾年前他去遼東送糧草,想到了那沿路上到處都是的累累白骨。那些死在遼東的幾十萬中國子弟之中,就有他的同鄉、族人。
他心底裡沉寂多年的那股血氣上來了。
他從來沒有忘記收復國土報仇血恨,遼東永遠是中原漢家的遼東,這土地上的每一寸上都浸滿了漢人的血。
就算這次高建武不挑起這場戰爭,李超也早晚會殺向遼東的。
“高建武自取滅亡,看看這些白袍義士,他們主動請戰,就是為了一雪前恥。”
當今的高句麗國王,是高建武,是高句麗平原王高陽成的兒子,平陽王主元的異母站。
在武德元年,高元去世,高建武即位,號榮留王。
高建武的本事還是很強的,要不然,也輪不到他這個皇弟來繼位。
繼位伊始,高建武還算比較小心,在武德二年和武德四年,兩次派了使者到長安朝貢。
武德五年,李唐初步一統中原,這個時候才有了餘力放眼周邊。當時李淵給高建成寫過一封信,說當年隋朝因攻打高句同為,而死了無數士兵在遼東,此外還有不少隋失被俘虜留在遼東。
李淵給高建武寫信,約定讓高句麗把留在那邊的漢人送回中原,而李淵也把留在中原的高句麗人送回去。
當時高建武答應了,雙方展開了換俘行動,最終兩邊互相交還了一萬餘人。
貞觀元年,李世民登基御極,高建武再次派來使者朝貢。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