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78部分 (1 / 5)

但趙潤並沒有那麼做,因為他覺得,就算他賜了兄弟三人富貴,這兄弟三人也未必守得住家業,因此,與其賞賜金錢、府邸,趙潤覺得不如代熊琥栽培兄弟三人,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嘛。

因此在安撫罷熊氏兄弟三人後,趙潤將熊氏兄弟三人安排到雒陽城內的國立學塾學習,待其學業有成,再插到翰林署,一步步許以富貴仕途,這樣才不至於引起朝野的非議,避免熊氏三人被人針對,畢竟魏人當中憎恨楚國的大有人在,更遑論熊氏一族。

所幸熊、熊澤、熊宜也並不愚蠢,雖然有些失望於趙潤這位‘姑父’並未許諾他們高官厚祿,但他們也明白,這位姑父這是在給他們鋪路,因此倒也不心急。

說實話,確實也沒什麼可心急的,憑藉著姑父、姑母在魏國的權勢,他們平輿熊氏遲早能在魏國興旺起來。

轉眼又了兩三月,魏國的三路大軍,高奏凱歌、一路奮進,打得楚國節節敗退。

待等深秋前後,沈、桓虎、司馬尚、樂弈、田耽、田武、許歷、燕縐等人率領的魏軍,已基本上攻佔了楚國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

在這段本該值得慶賀的時間裡,趙潤又收到了一則噩耗:前南梁王趙元佐亡故。

當日得到這個訊息後,趙潤驚詫地質問大太監高和:“為何不提前稟告?”

直到大太監高和解釋過後,趙潤這才釋然,原來是趙元佐與趙弘信並未通稟內侍監。

為何不通稟內侍監、不通稟於他呢?

趙潤在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後,不由地啞然失笑。

是啊,趙元佐為何要提前通知他?雖然二人有著伯侄的親份,但事實上,趙元佐與趙潤彼此的關係,也僅僅只比陌生人好上了那麼一些而已;哪怕是趙弘信,與趙潤也談不上有多親近。

“……據奴婢打探所知,趙元佐僅知會了趙信,且只允許趙信父子目送辭世。”大太監高和在旁補充道:“另外,據說南梁王是含笑而逝。”

含笑而逝麼?

趙潤似笑非笑地搖了搖頭。

不過仔細想想,趙元佐恐怕確實是含笑而逝:作為‘畢生仇惡’的先王趙死在他前頭,且過世前又與趙信化解了當年的芥蒂,使趙信心甘情願為這位伯父送終,相信趙元佐確實也應該是別無所求了。

還是那句話,趙潤從來都沒有真正看懂過這位三伯。

天知道這位三伯是怎麼想的,明明是為復仇而來,結果接二連三助魏國擺脫了劫難,甚至於,就連辛辛苦苦組建的鎮反軍,也因為希望與趙信化解當年的芥蒂而拱手還權於趙潤,還權於天策府。

甚至於辭世時,也只希望安安靜靜地過世,在身邊僅有他視為義子一般的趙信的陪伴下,不為人所知地,悄然過世。

這份豁達讓趙潤意識到,或許趙元佐也並非是純粹的惡人,只是宿命如此,是天意令他與先王趙、禹王趙兄弟鬩牆、同室操戈。

不管怎麼說,趙元佐的過世,意味著在趙氏一族的本家中,比趙潤輩分高的長輩皆過世了。

在不知不覺之間,趙潤自身已經成為了趙氏一族的長輩。

說實話,這讓趙潤感到有些不適應。

此時,他已隱隱感覺到有種淡淡的孤獨。

第342章:昭武十年

魏昭武九年,就當魏楚戰爭如火如荼之際,秦國的長信侯王戩,仍在奮力進攻蜀國。

此前,因為巴國的不合作,秦軍攻伐蜀國的道路僅僅只有劍關,此關隘地處險要、易守難攻,縱使是王戩這等悍將,亦屢次望山興嘆,難以寸進。

然而後來巴國出現鉅變,閬中被秦軍所佔據,至此,秦軍便將攻略重心,從劍關轉移到了梓(zi)潼。

梓潼,東倚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