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
這種憂慮楊廷麟不是沒有,但是沒有盧九德那麼悲觀:「盧節軍多慮了,李四是什麼樣的人,赴死軍是什麼樣的隊伍,忠誠伯又有什麼樣的打算,我更家清楚一些。不管外人怎麼看怎麼說,我對忠誠伯還是心存仰慕的。盧節軍所慮之事不會發生,至少目前不會發生。盧節軍的京營兄弟也不會和赴死軍有什麼……有什麼交集……」
楊廷麟本想說出「衝突」二字,話鋒一轉,還是把到了嘴邊的衝突換成了「交集」,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赴死軍不會對江南有什麼企圖。
「但願如此吧。」不管是什麼人,都不願意有赴死軍這樣的對手,盧九德微微嘆息一聲說道:「但願我這輩子都看不到赴死軍,不管忠誠伯要做什麼,由著他折騰吧,江南還是朝廷的……哎,這些也不是我們應當說的,咱們是不是應該撤兵了?」
因為魯識字的加入,讓山東的中北部已經成為赴死軍的實質控制範圍,雖然還是用著大明旗號,可絕對不是朝廷的勢力範圍。現在的赴死軍已經和王師面對面了,兩軍雖然都保持著表面上的平靜和禮尚往來,可對於一些交錯地帶的爭奪一直都在私下裡進行著……
山東的戰事基本上了了,諸如這些事情已經不是軍隊的責任,更合適的做法是應該又朝臣來和赴死軍談判,商定準確的勢力劃分,這些都是朝廷的事情了。
把韃子打了,軍事上的事情也到了結束的時候,現在的江南民風極其開放,對於王師的這種「勞師遠徵」怎麼說的都有,還是儘早班師比較合適。
和所有的事情一樣,禁止的久了,一旦放開,很容易就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江南的開放風氣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個例子。
要是放在以前,什麼時候進攻什麼時候撤軍,完全就是朝廷說了算,什麼時候輪到小老百姓說話了?可忽然這麼一開放起來,就好像是開閘洩洪一樣,無論是什麼樣的思想和言論都出來了。文士世子指摘朝局風評人物,這本就是江南文壇的風氣,雖然是更加變本加厲,也不算多麼稀罕的事情。可民間也起了這種風氣,尤其是在下層。或許是因為憋悶太久的緣故,這一放開,還真有點泛濫成災的意思。就是街上賣針頭線腦的小販,也敢跳著腳的大罵朝廷是如何如何「勞民傷財」,是如何如何「窮兵黷武」,這要是在以前,簡直就是駭人聽聞。可現如今,大夥兒反而習慣了。
對於這種事情,軍隊內部是反感的不行:那些小老百姓知道個什麼,都是順嘴胡咧咧,有種的上戰場來試試?
可朝廷不能這麼對待,尤其是在把民本二字奉為金科玉律之後,不僅不能以強力約束這種風氣,反而是在有意無意的助長。
江南民間本就是無風三尺浪,現在的戰事基本結束,軍隊再這麼呆下去,那些沒事兒找事的文人還不鬧到了天上去?到時候跟著瞎起鬨的小民都不知道有多少呢。
「嗯,班師的條陳已經擬好了,只要朝廷裡頭準了,咱們也就該撤回去了。」楊廷麟有點兒高興也有點兒失望的說道:「不管怎麼樣,咱們的事情算是辦完了,剩下的就由朝廷來做吧。」
和赴死軍之間劃定一個準確的界限,肯定還有很多扯皮的破事情,還要有利益交換和互相妥協,好在這些事情已經不必軍人來做了,讓那些閣臣去操心吧。
在赴死軍方面,對於山東的關注早就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李四這個拿總掌舵之人,最關心的是內部的整合發展,還有西邊的吳三桂了。
和吳三桂之間,肯定還有扯不清的破事爛事,到時候還說不定有什麼熱鬧看呢。
吳三桂的實力不弱,又收編了豪格的力量,軍事上已經不輸於赴死軍。吳三桂的短處就在於沒有佔據大義的名分,更主要是他沒有深厚的積累和廣闊的地盤兒。
赴死軍控制著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