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戰前動員,迅速開拔。
這一次西進。李四是拿出了血本。作為主力,不光是有新組建的火器新軍,還有四個天干營和四個地支營。在兩個戰場上同時作戰,幾乎已經是李四的全力。
因為對於火器新軍寄予厚望,又怕新老赴死軍之間出現協同不足的缺陷,所以和吳三桂的首戰,是由李四本人親自指揮。
這次行動,李四也不想做出什麼奇襲和突然打擊的姿態,把架勢拉的極開。穩步前進。這將是實力上的硬碰硬,盡其所能的讓敵人看到赴死軍的實力,儘可能的形成威懾力量,以達到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的目的。
這樣大規模的行動,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隱藏,吳三桂很快就知道了訊息,甚至把赴死軍的行軍路線也摸的一清二楚,也是調兵遣將的積極應對。
因為兵力上的不足,吳三桂不敢在邊境線上決戰,而是把兵力進一步收縮回來,儘可能的收縮兵力,在重要的戰略點上形成支撐。
吳三桂見過的大陣仗不少了,也明白眼前的局勢。赴死軍出動的兵力並不算多,真正的戰鬥部分絕對不會超過兩萬,但是這將近兩萬的軍隊絕對是一支生平所僅見的勁敵。
在明末,有一種很有趣也很值得深思的現象。這麼多年頻繁的大戰,無數的軍隊你來我往翻翻滾滾的廝殺,動輒就是幾十萬的總兵力投入,動輒就是上百萬人的混戰。無不是把戰場拓展到千里之闊,看起來確實是驚心動魄。
可這樣的戰爭從來也不是什麼真正慘烈的大戰。
於此相反的是,那些動員兵力不多的小規模戰鬥才是絕對勝負的關鍵。無論是吳三桂手上的關寧鐵騎還是當初的滿洲戰兵,自然也包括大對頭赴死軍,都是把軍隊控制在一個不算很大的數字之內。
這樣的軍隊看起來沒有多駭人。可戰鬥力絕對不可低估,真正的精兵從來就不依靠數量上優勢擺大場面。當年幾萬人追趕著李闖的百萬大軍窮追猛打,就是這麼個道理。
清軍以兩萬之兵成橫掃之勢,就是因為那是敢戰能站的精銳,即使是面對數倍的敵人,往往也能夠以少勝多以寡擊眾。
赴死軍是明車明馬的擺開了,戰略目的和行軍方向也很明確,不可能出現什麼大的錯誤。吳三桂這邊總體居於劣勢,既定的戰略就是死守幾個戰略支撐點,同樣也不可能出現指揮上錯誤,更不可能被敵人調動分而擊之。
這將是硬碰硬的戰爭,是雙方實力的比拼,完全就是在檢驗兩者的戰鬥能力而不是在比較雙方指揮者的智慧。
赴死軍行進的很慢,至少比吳三桂所預想的要慢,完全就是步步為營的穩紮穩打,路線也是和當初「約定」的一樣,不見任何的花俏取巧。
在兩遼的時候,吳三桂已經有很多類似的經驗了。單純的困守堅城,是很吃虧的,對於士氣也不利。最好的戰法就是防禦和反擊相結合,最大限度利用城池的堅固和火炮的威力,然後找準機會反擊,當可制勝。
因為沒有什麼阻礙,或者說吳三桂故意收縮兵力的結果,赴死軍方面的西進一直就很順利,在延安府城東一百四十里之外紮營。
第三日,赴死軍的對於才推進到城東四十里處,雙方的前鋒已經開始零星的接戰。
雙方的偵騎齊出,互相偵查和刺探。或許是李四還在做什麼佈置安排,戰鬥暫時還沒有打響。
對於李四和吳三桂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人們極是關切,相對而言,兩遼之地把韃子打的雞飛狗跳惶惶不可終日反而顯得沒有什麼看頭了。
韃子的老巢已在赴死軍的馬足之下,更有蒙古各部的積極作戰,犁庭掃穴把韃子連根拔起已經沒有了任何懸念,純粹就剩下一個時間問題而已。陝西這邊的大戰可就不一樣了,意義非凡。
這將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