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部分 (1 / 4)

修《元史》的山東副使張夢兼、博野知縣傅恕、福建僉事謝肅都坐事死,曾在何真幕府的趙介,死在被逮途中,曾在張士誠處作客,打算投奔擴廓帖木兒的戴良,畏罪自殺。不死的,如曾修《元史》的張宣,謫徙濠州;楊基罰作苦工;烏斯道謫役定遠;顧德輝父子在張士誠亡後,並徙濠梁,都算是十分僥倖的了。”

晚明學者錢謙益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明史》說“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胡惟庸被殺,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為顧問。內閣大學士只有“票擬”,先送太監,再由太監上呈與皇帝。從此中國再無宰相一職。事實上,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後臣下上奏書,不許“關白”中書省(大臣奏事時,中書省不必知道)。洪武十三年(1380年)廢除丞相制度之舉,只是不許“關白”中書省的延續,意思是大權獨欖,集自古以來皇權、相權於一身,從此六部尚書直接對皇帝負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諭文武群臣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以後嗣君並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設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處以重刑。”

三十一年1398戊寅年70歲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曰)病卒,終年71歲(虛歲)。

大運己巳流年戊寅,己巳大運使丁火由假從轉化為身弱旺土洩身大運不吉的狀態,流年戊寅,戊己土爭透洩身,丁火入流年寅木死地(寅木為甲木難生微弱丁火,寅為十干長生丁的死地),使丁火流年假從而不從,變成洩身太過而亡命駕崩。

一個月後明惠帝——朱允炆登基。

為何朱元璋生前定下朱允炆為繼承大寶的人選,而不是在太子死後而從藩王中找能力最強的朱棣繼承皇位呢?

命理所示依然是官殺子女為忌神,己巳大運喜神庚辛金不得透出,完全是食傷打壓官殺的形式,七殺為兒子,食神為孫子,己巳大運食神強旺透幹敵殺,正應嫡長子死而孫子繼位的歷史事件。

明太祖去世,朱允炆作為長孫繼位,是為惠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削藩,先後削去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

以下震溢繼續以朱元璋大運己巳、庚午依五行旺衰推衍,分析朱棣奪權的命理原因: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發生的內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戰爭歷時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1399年己卯流年,己土食神與大運己巳比肩,己土食神(朱允炆的力量的確達到帝旺,己土帝旺於巳。削藩是正確的,但主要對手是坐擁燕京最善打仗的朱棣燕王,燕王朱棣己卯流年己巳大運,不得天時,但得地利,為北方子方位的壬癸水的旺地,假借地利之勢興兵所謂“清君側”,是年八月癸酉流月天剋地衝流年己卯,癸水七殺得天時(酉金生癸水,巳酉丑三合金局生癸水)、地利大敗耿炳文所率號稱三十萬人的北伐軍。

1400年庚辰,庚金透幹生官殺,化洩食傷土的剋制,起到通關的作用,但癸水七殺力量仍難抵制食傷,這是歷史事實,也是朱元璋的命局五行命理在大運己巳流年庚辰呈現的食傷強庚金通關癸水弱的體現。

大運庚午73…82歲

寫到這裡,有人必笑雲死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