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元道長臉露微笑,聽了一陣後,衝著水月道長點點頭,也伸出雙手,撫起琴來,琴音古樸致遠,眾人聽了一會兒,聽出來正是俞伯牙的古曲《高山流水》。
兩人撫了半天,都是曲調平和,毫無殺氣,哪裡像是什麼六派劍道大會的盟主比選,更像是兩個隱士高人裡的古琴表演。
場中群豪都是草莽之輩,哪裡有什麼興致欣賞大雅之曲,只是覺得兩大當時高人比琴,這才有興趣,此時聽得一陣,覺得毫無精彩之處,都覺得無趣之極,有人甚至大聲大氣哈欠來。
葉泊雨一開始也是聽的無聊,但是過了一會兒,開始感覺出兩人琴聲上的爭鬥來了。
兩人各撫一曲,一開始都是各自為陣,互不侵犯。不一會兒,兩人的琴曲都漸到**,琴音中蘊含的真元不斷往四周擴散,終於,就在兩人的中間,琴音開始白刃相接。
水月道人撫的《平沙落雁》其實共有六段,第一段萬里微茫,鴻雁來也楚江空,碧雲天淨。長空一色,萬里動微茫,江涵秋影;
第二段江涵秋影,江涵秋影,風瀟瀟,送旅雁南歸。只見那一雙雙封,擺列頭著字樣兒在天際。數聲嘹唳也,不勝怨,誰知;
第三段棲宿平沙,楚江秋老,蕭疏兩岸蘆花。和那千樹丹楓,一輪明月,的也風波盪漾,吹動雁行斜。又見雁行兒背流霞,向那水雲落下。呀呀的漸離的雲漢路,而共立在那平沙。相呼喚也吱喳,無羈絆的也堪誇;
第四段驚飛不定,夜深人靜也,底事又驚飛,棲止不定。只聽啞啞的也一聲清,撲撲的亂攘波影,紛紛的嘈雜也恁悲鳴。想只為江楓漁火相近了蘆湖,怕受人機矰。故不辭勞頓也,冥然避戈騰;
第五段樸落江皋,試看他飛上雲端,擾擾攘攘,只在空際迴旋。猛可的又群然一聲劃剌江皋。乍靜也。卻又哀鳴轉高。聲聲也嗷嗷,以訴說劬勞也,愴然封月哀號;
第六段餘音娓娓,數聲急驟,乍因何事侜張,卻又從容作軟商量。鳴聲漸緩,餘音娓娓,直數到月移砧斷,漏盡更長。
尾聲,孤客不堪聽,最可憐山高月冷。
越到最後,越是說不盡的悲嗆淒涼,這個時候,水月道人剛剛進行到第二段,正是雙雁南飛,振翅翱翔的時候,抓住這個時機,水月道人的琴音音調大漲,開始攻擊。
含元道長的《高山流水》,最早歸入《太古神品》中,有高人其解題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高山》短些,《流水》長些,都不分段,所輯很可能是唐代的曲譜,指法也確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跡。
含元道長現在撫的就是是《流水》一曲,《流水》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旋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複,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