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張星憶說了這麼些話,馮永心裡卻是別有一些感動。
他知道,張家小娘子就是擔心自己一時想不到這些事,所以才特意偷偷溜出來提醒自己。
心裡正在自戀地想著美人情深,哪知張星憶卻在臨走前,卻是踮起腳,湊到他耳邊悄悄地說道:
“你可別忘了自己昨夜,當著陛下與皇后的面,應承了我何事。”
馮永一愣,暗道我昨日應承了你何事?
他轉過頭去,正要問個清楚。
哪知張星憶卻是狡黠一笑,不給他問明白的機會,直接一蹦一跳地走了。
馮永自知自己有酒後有點愛胡咧咧的小毛病,可是最多也就是吹個牛什麼的。
只是想起張星憶昨走時那一笑,馮君侯心裡就是有些發毛。
本以為是想讓吾酒後失德,沒成想卻是讓吾酒後失言。
也不知是我想得太多,還是對手想得太少。
馮永左思右想之下,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起自己昨日酒後究竟說了什麼話。
想起張星憶那狡黠一笑,想來她定是有心設計,她若是故意不說,自己只怕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昨日在場聽到的還有兩人,一個是阿斗,一個是皇后。
找皇后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想起那個憨厚的小胖子,馮君侯心裡就禁不住暗暗盤算:此事說不得還是要從阿斗嘴裡套出話來
大不了到時候塞點好處?
雖然漢中東邊的曹賊未退,但大漢高層的幾位大人物還有心情在這裡勾心鬥角,那就已經表明漢中大局已定。
事實上,這一次曹魏進犯漢中,在曹睿與曹真的秘密計劃裡,司馬懿這支偏師,就是為了吸引漢軍主力。
在子午谷的疑兵被發現後,司馬懿就要拖住漢中的漢軍,不讓他們增援隴右,乃是最為兇險的一路。
誰知意在隴右的曹真主力被馮永大破於蕭關下。
唯獨司馬懿從西城逆水而上,一路斫山開道,水陸並進,順利到達漢中,甚至還攻佔了新豐縣等地,取得了小勝。
雖然一直沒有與子午谷那邊沒有取得聯絡,但司馬懿只當是漢中連日大雨,所以曹真失期。
渾然沒有想到,這是曹睿與曹真一起佈下的大局。
而他自己,也只不過是這局中的一顆比較重要的棋子而已。
得知諸葛亮親自領軍前來,司馬懿心裡不禁就是有些進退兩難。
他倒不是怕了諸葛亮。
畢竟司馬懿自己領軍的時間要比諸葛亮長得多,而且在獨自領軍之前,他就一直在軍中出謀劃策。
而諸葛亮唯一能拿得出的戰績,也不過是一個隴右之戰。
故對於諸葛亮,司馬懿即便是沒有看輕,但亦不會太過害怕。
他犯愁的是,皇帝讓他從東邊領軍伐蜀,與大司馬匯於漢中。
如今大司馬久未知訊息,而漢軍主力又向己而來。
那自己是應當繼續停留在此處等大司馬訊息,還是退回荊州?
若是繼續停留,看那諸葛亮親領大軍前來,只怕大司馬已然失利。
但若是沒有陛下旨意的情況下,見敵而退,到時只怕要落人口實,說自己望風而逃,畏蜀如虎
正在猶豫間,突有部將進入帥營,奮然請戰:
“大將軍,那蜀虜大軍前來,不若讓末將前去先挫他一番銳氣。”
司馬懿聞言,當即舒了一口氣:“有牛將軍在,卻是解了吾一番心事。”
他心裡想著,若是能派出先鋒,先折諸葛亮銳氣,吾進退之間,則有更大的餘地。
於是派了一部人馬給牛金,讓他前去試探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