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趙州老和尚望他一眼道:“君子不奪人所好。”
。。
到趙州“吃茶去”(4)
書生道:“我不是君子。”老和尚道:“老僧也不是佛。”
躲在殿後的知塵忍不住笑出了聲,向一德道:“這麼著你還走嗎?”一德道:“他連佛都不想做,我還向他學甚?不若回家讀經算了。”遂出山門遠去。
知塵雖然聽不懂老和尚與眾人打的機鋒,卻是個最踏實勤奮的。他在觀音院掛單時每日除了誦經、早晚課和出坡,其餘時間便都在茶室幫茶頭師父洗滌茶具,清掃屋塵。
茶頭師父也不問他為何來此處幫手,他要做什麼也盡放心地讓他去做。只是每日或來一大躉吃茶的人,或是連著幾日一人也無。來吃茶的人多是邊吃著茶,邊談論著老和尚的機鋒。
幾年下來,知塵竟積攢著聽了不少公案了。因每日留意茶頭師父煮茶分茶,佛前供茶,也漸漸學會了煎點之法和司茶之禮。
茶頭師父人很白淨,知塵經常想不通在趙州這樣風沙很大、盥洗又甚為不便的地方,茶頭師父是如何保持著一塵不染、一絲不亂的儀態的。
寺院裡經常缺糧,有時常要大家同去百姓家化緣。逢及此時,知塵心裡其實很懊喪,但看茶頭師父始終平靜從容,化來了剩飯拌著萵醬還吃得津津有味——他吃什麼都像是吃茶那般香甜。
一日晨起,知塵早早來到茶室,那日是觀音菩薩聖誕,早上卻要煮茶供佛。茶頭師父袖著雙手來到茶室,卻不動手煮茶。
知塵詫異地看著茶頭師父,正待發問,茶頭師父卻先問道:“你遠來觀音院所為者何?”知塵答道:“向從諗禪師求禪法。”
茶頭師父又問:“求什麼?”知塵答道:“求禪法。”
茶頭問:“禪法在哪?”知塵一時迷惑,心中塞了個大大的疑團。茶頭師父卻已在蒲團上坐下,閉了雙目道:“不懂就去問。”
知塵茫然地來到丈室,正碰上趙州老和尚打著哈欠走出來,看到知塵,便問道:“來做什麼?”知塵道:“問禪。”
趙州和尚又問:“你自哪來。”知塵道:“茶室。”
老和尚便道:“吃茶去。”知塵於言下開悟,豁然開朗。
趙州從諗禪師無論在當時還是後世,都是影響力巨大的禪門巨匠,但他在觀音院駐錫期間,卻過著很清苦的生活。
直到從諗禪師118歲,臨終前兩年才得到燕趙二王的供養。燕趙二王與趙州從諗禪師兩年的師徒交往中,也為後世留下許多公案,許多佳話。其中趙王為從諗禪師所做的詩偈還被刻在從諗禪師的碑記中,詩曰:碧溪之月,清鏡中頭。我師我化,天下趙州。
原先的觀音院,兩千年來幾易其名,今天卻是叫做“趙州柏林禪寺”了。一手恢復起這座禪宗古道場的柏林退居淨慧老和尚曾這樣開示過趙州老和尚的“吃茶去”公案:一千多年來,禪宗無數人對這個公案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和體會。這個故事向我們揭示了一個非常深刻的佛學道理。學習佛法不是一個知性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對禪的體驗也同樣如此,就像要知道茶的味道,你必須親自去喝那茶,然後才知道它是花茶、烏龍還是龍井,是冷的還是熱的。
一次,柏林寺現任方丈明海禪師來北京老舍茶館喝茶時,也做過相似的開示。當時,他指著一個茶几說:“禪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去接觸。比如說這個茶几,我們要認識它,我們要去碰它,直接去接觸它,去幹!去做!赤膊上陣!去做、去觸撞,你就認識它了。所以禪很重視經驗,從書本上說,禪是什麼?你去體驗。說到茶,‘吃茶去’,你要直接去喝。生命也是一樣,你要直接去碰。你直接去愛一件事,你去為它付出,為它受苦,你就認識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