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去大明湖看夏雨荷> 第119章 又要進入戰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9章 又要進入戰備 (2 / 3)

軍在冬天雪地裡進軍,遼東諸軍也只能配合作戰。既然要作戰,必須大獲全勝。既然想大獲全勝,就得準備得萬無一失。

好在如今的遼東已經是今非昔比,糧械兩足。

早在秋收時,朱植不僅讓人在凌海、廣寧和瀋陽建立了三大糧倉,各屯積了八萬石軍糧,還讓各衛在蓋州、金州、義州、凌海、開原、安東自建糧倉,各屯積了基本能夠六千人馬支撐一年的兩萬石軍糧。

即使在雙遼、長春和鐵嶺三地,駐軍不足三千,仍然各自囤積了兩萬石軍糧。

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刀劍局造出八百把騎兵用的馬刀,一千來把步兵用的戰刀。

前者仿製抗戰時期雪楓將軍在江淮平原研製的雪峰刀,即使在熱兵器時代也曾殺得倭寇魂飛魄散,因此遼王為之命名為雪峰刀。

後者借鑑了倭刀特點,刀柄更長,更適合雙手持刀揮砍破甲,遼王將其命名為喜峰刀,以此紀念後世在喜峰口長城抗戰中大敗倭寇的國軍英雄。

這些刀不需要波斯刀那樣長達個把月的反覆鍛打,也不需要唐刀或者倭刀那樣採用複雜的包鋼或夾鋼工藝,只需要兩三天的鍛打和磨礪,即鋒利無比,可以輕鬆砍透元軍冬季穿的三層皮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刀身強度和抗疲勞方面,這些刀也比明軍尋常配備的大刀強了好幾倍,與普通大刀連續互擊五次,仍然能夠保持刀刃無明顯豁口或捲刃,連續互擊五次以上,才會出現小的豁口或輕微卷刃,但仍能保持刀身不斷。

這些優良品質都得益於廣寧有高溫鍊鐵高爐可以迅速熔化烏茲鋼,再經過謝婉清的指點,在澆鑄劍胚過程中提前去掉氣孔、氣泡和雜質,迅速製造了一體成型的刀胚,節約了大量鑄造時間。

還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磨刀不誤砍柴工。

出身刀劍世家的蒯氏兄弟親自鍛造了兩把寒光閃閃的寶刀送給朱植。

朱植取名為明月刀和明珠刀,平時就讓明月和明珠兩個小姑娘揹著,給自己裝逼,搞得像個騷包俠客似的,出門還整兩個丫環裝門面。

明月和明珠心裡可是樂開了花,覺得遼王心裡還是有自己的。

蒯富按遼王的要求,造出了十六支掣電銃,也就是後膛燧發槍,解決了可以從後膛迅速裝彈的問題。槍管和槍托的長度都進一步變長了,整個槍支長度從最初的一米二改進為一米四。

新的掣電銃雖然射程略有下降,但射速更快、精度更高。如果加上刺刀,長度將近兩米,更適合近戰格鬥。

如果僅僅考慮射速、射程和命中率這三項指標,一支前裝燧發槍的擊殺效能要頂五支傳統火繩槍,一支後膛槍要頂二十支傳統火繩槍。

如果再考慮惡劣天氣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近戰格鬥效能,一支後膛槍可能要遠遠超出二十支傳統火繩槍。

照此推算,明軍一衛京軍精銳共裝備有一千支火繩槍,在正常條件下,可與四十支後膛槍抗衡一下。

如果在下雨等非正常條件下,估計連二十支後膛槍都打不過。

遼王清楚地記得,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使用後膛槍的六千英法聯軍在炮兵的支援下,在陌生地域對陣擁有主場優勢和一萬蒙古鐵騎的三萬多清軍精銳。

開戰僅半天,英法聯軍僅以陣亡五人的代價,擊斃僧格林沁麾下一千多蒙古鐵騎,進而引起清軍的全面潰敗。

朱植現在唯一要擔心的是,到了嫩江,特別是以後到了漠北,惡劣的天氣對人體和槍支的影響。

他還清楚地記得,在後世的長津湖之戰中,即使神勇如志願軍,也因肢體被凍僵無法衝鋒,槍支被凍住、不能正常擊發,遭受了巨大損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