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歷史軍事>去大明湖在濟南哪個高鐵站下比較近> 第160章 要搞五年規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章 要搞五年規劃 (2 / 4)

標準分給屯民的。這樣一來,農戶們應該是很願意在遼東種地的……”

但是,張信的話很快被黃湜打斷:“遼王仁慈,將之國兩年來辛辛苦苦開墾的田地,購買的耕牛,打造的農具都給了農戶,但王府官員和護衛官兵也要養家餬口,不能都讓王府一力承擔。”

根據老朱的規定,大明親王最初可以分給千頃也就是十萬畝田產作為王府私產,後來為了限制親王們的實力,又突然降到六十頃。

過了一段時間後,老朱又擔心兒子們只有六十頃地,吃不飽飯,鼓勵親王們和遼王一樣,開墾荒地,所得收入補貼王府家用。

如果按這個規定,遼王府開墾的許多荒地都可以算作是遼王個人的。就像蜀王在成都擁有上百萬田產一樣,都是開荒所得。

但是遼王竟然把自己的田產全部拿了出來搞什麼分田到戶、家庭產承包。

黃湜同樣被來自後世的新思想、新理論、新觀點搞得時空錯亂,十分不解。

張信笑著繼續解釋:

“遼王的意思是,耕牛、農具其實是小錢,農戶既可按行價購買前期遼王府出借的耕牛和農具,也可以在收穫後用糧食折抵租金,遼王府三年內一律不收利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黃長史的擔心,無非是賦稅。這田地分給了百姓,那每年只須按田產好壞,按照每畝三十至五十斤的不等標準向遼王府交納田畝稅,農閒時就近服徭役四十日,丁稅則一律取消。”

“這樣老百姓就可以放心大膽生孩子。孩子大了,想多分田,自然要分家,還可再向遼王府申領田畝。”

“等三年之後,這移民心裡有了底,賦稅、徭役則按田產畝數統一改為現銀交納,防止胥吏在徵收賦稅中刻意刁難農戶。遼王說這叫‘攤丁入畝’。大家也就是先勒緊褲腰帶,再艱苦三年。”

黃湜聽後,認真消化了好一陣子,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對張信觀點的認可,不過他還是擔心的問道:“‘攤丁入畝’是一個官民兩利的好辦法。只是如此之後,移民越來越多,還要開墾更多土地。而且如果再像這兩年一遇征戰,免不了要獎賞、撫卹官兵田地,也需要很多田地。一些富戶、士紳見遼東各地有利可圖,也會大肆購買土地,只怕移民到了後來只能從這些人手中高價租種。”

遼王這時親自解釋道:

“子澄先生所慮極是。歷代以興,無不因輕徭薄賦;歷代以亡,無不因土地兼併。”

“不過這個問題,還請先生放心。每年農閒,官軍都會組織農戶興修水利、開墾農田,爭取每年新增農田一百萬畝以上。富裕人家無論官紳吏民,均可購買多餘官田,但每戶最多可另行購買五十畝。”

“以前獎勵給移民、撫卹給陣亡和致殘士兵家屬的田地免稅政策仍然有效,內地移民在官田區域以外自行開發的零散耕地,實行遼西和遼東三年內免稅,遼北五年內免稅。”

“但是,無論是透過分配、購買、獎勵、撫卹,還是自行開墾,每戶人家田產最高不得超過二百畝,僱傭佃戶不得超過三戶。這樣也會有效避免土地兼併。”

“你們王府官員和三護衛百戶以上將領都要率先垂範,做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表率。”

黃湜又問道:“遼王天下為公、深謀遠慮,堪比上古聖人之治。屬下也願意做這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表率。只是這王府官員和王府三衛百戶以上將領甚多,跟隨殿下出生入死,卻不能積累些家業田產,屬下擔心其他官員和將領想不通。”

遼王笑道:

“長史想說的是,水至清則無魚是吧。大家千里來做官,為了吃和穿。”

“我之所以不讓官員有田產,是因為官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