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約瑟夫原來曾當面反對入侵西班牙,而且曾強烈反對拿破崙將他從那不勒斯調任到西班牙,並命令他戴上他並不想要的西班牙王冠;再說,在過去4年中,在西班牙的法軍將領全都只聽命於拿破崙,而不是有名無實的西班牙國王約瑟夫。
事實上問題是:整個伊比利亞戰役如同俄國戰役一樣並沒有計劃周全,從一開始就是如此:1808年8月30日,朱諾在蒙德戈灣被英國的阿瑟·韋爾斯利爵士打敗,接著蘇爾特於1809年5月從葡萄牙被趕走,後來維克多元帥於18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塔拉韋拉又被那個韋爾斯利擊敗。威斯康特·威靈頓於1810年9月27日在布薩科將馬塞納擊敗,這些勝利令他聲名大噪。1812年也未能使法國的形勢有絲毫好轉。剛開始是1月19日威靈頓佔領了羅德里戈城,接著又攻佔了巴達霍斯,7月22日他又在薩拉曼卡同馬爾蒙的戰鬥中獲勝並暫時佔領了馬德里,而蘇爾特元帥則迫於西班牙人的壓力放棄了卡地茲。事實上,在西班牙的法軍將領中惟一取勝的是絮歇元帥,他從西班牙人的手中奪取了巴倫西亞。
最後,在1813年,拿破崙最終意識到自己無法將全歐洲一網打盡,他也奈何不了駐西班牙的40;000英軍,特別是他不得不顧慮到那個擊敗了所有挑戰者的無比頑固的威靈頓公爵。
不幸的約瑟夫於1813年3月17日最後一次離開馬德里,並在3個月後的6月21日在維多利亞遭到致命的打擊,從而結束法軍對西班牙半島的統治並在一夜間損失了250;000名~300;000名法軍。
有關撤出西班牙的決定已籌劃了很長時間了,部分原因是拿破崙不知該拿約瑟夫如何是好,不知該由誰頂替他或者至少能找個暫時頂替的人選。突然間,拿破崙眼看著他的歐洲——這個由法國統轄的廣大的歐洲在一夜間因各地獨立而在他眼前變小了,惟一的辦法就是讓約瑟夫攝政,但現在已不行了——因為瑪麗·路易絲和他的兒子,他的繼承人羅馬王改變了這一局面。
而這又導致了其他的複雜問題。拿破崙想要和自1812年起被軟禁於楓丹白露的教皇庇護七世簽訂一個修正的契約並且主持加冕儀式:一是為了瑪麗·路易絲,另外則是為了他的兒子——羅馬王。儘管起先教皇迫於壓力而屈從,並於1813年1月25日簽署了這一契約;但他很快就後悔了,並拒絕服從拿破崙的命令從梵蒂岡搬到巴黎——而過於自信的拿破崙卻早已在阿維尼翁為教皇買下了居住地。
3月24日,教皇突然宣佈不同意這項新契約。他說,這份檔案“令他的精神崩潰”,“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祈禱它被完全廢除”。當然,他也不打算主持為瑪麗皇后及其兒子舉行的加冕儀式了。這簡直是晴天霹靂,狂怒的拿破崙乘車離去,再也不願見到教皇。直到1814年1月21日教皇才被從法國監獄中被釋放出來。
拿破崙決定:無須他的兄弟們甚至無須教皇的支援,他一樣可以將繼承人的問題處理妥當。他釋出了“參議院令”,任命瑪麗·路易絲為攝政王,並於1813年3月30日在愛麗捨宮舉行了加冕典禮。當拿破崙不在法國期間,瑪麗·路易絲將在特別議會的輔佐下統領一切。事實上,帝國憲章第8條禁止女性攝政,拿破崙已經稍稍越權了。至於約瑟夫,在1813年夏他回到法國,接受拿破崙命令與妻子在莫爾豐塔尼隱居——同路易、呂西安以及熱羅姆等人一樣,約瑟夫也是個窘迫的失敗者。
這是拿破崙軍事生涯中頭一次在打完一場重大戰役後回國沒有受到熱烈的歡迎。相反,當人們看到拿破崙時,眼中閃現著疑惑,他的官員們都不知該說什麼或是該做些什麼才好。沒有人比拿破崙自己更感到沮喪的了,他於元月初接到了他那個總算從文學創作中暫時清醒的、遠在格拉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