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交涉如下:楚越聯軍盡數退出潁水郡與宋郡,且楚國承認此戰戰敗,並在之後向魏國賠付戰爭賠款,以這些條件來換取,當項末率領殘餘兵力撤回楚國時,魏軍不予追擊。
說實話,在並未得到楚王熊拓允許的情況下,以國的名義向魏國提出交涉、承認戰敗,縱使項末乃是楚國的三天柱之一,也未免有逾越的嫌疑。
不難猜測,倘若魏國當真答應了項末的交涉,項末勢必將成為楚國的罪人哪怕這場仗的罪責其實並不在他,他也難辭其咎,誰讓他出頭與魏國交涉呢?
但為了保護麾下的正規軍,項末願意揹負這個責任。
然而遺憾的是,魏王趙潤並沒有答應楚軍的建議他非但沒有答應,甚至於,就連項末派往魏軍的使者,也被魏王趙潤當場下令斬殺。
魏王趙潤只留了一名活口,命其返回杞縣轉告項末、項培等人:“我大魏已對中原諸國宣戰,順者昌、逆者亡,再無第三條路!”
在聽聞魏王趙潤的豪言後,似項末、項培等人又驚又怒。
驚的是,魏王趙潤這次似乎真的對他楚國起了殺心,怒的是,魏王趙潤將他數十萬楚越聯軍視為無物。
次日,項末聽取了鄣陽君熊整的建議,又派了幾名將官擔任使者,前往魏軍的營寨,警告魏王趙潤:“杞縣城內尚有千戶百姓。”
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結果當日下午,魏王趙潤就命桓虎押著在前兩日戰爭中投降的萬餘楚軍俘虜,前往杞縣,旋即在杞縣城外,當著城內城外無數楚軍士卒的面,一個接一個地砍下首級,足足殺了數千人,從晌午一直殺到黃昏。
看到魏軍如此強勢,佔據杞縣的楚軍士卒,竟不敢加害城內的魏人。
魏王軟硬不吃,這可如何是好?
項末苦思對策,卻毫無破局之法,只能跟魏軍在雍丘、杞縣一帶繼續僵持。
注:如果真的是現實的話,楚越聯軍若想要扳回劣勢,不排除會把城內的魏人當做乾糧,叫士卒們飽食一頓,再與魏軍拼個你死我活,哪怕雙方同歸於盡。畢竟這是事關魏楚兩國國運的戰爭,楚國將領極有可能狠下殺手。但考慮到某些規定條例,不允許寫得這麼黑暗,那就只能讓楚越聯軍因為斷糧而立刻潰敗了。
四月初八,由於糧草告罄,楚越聯軍實在撐不住了,無奈之下,項末唯有與新陽君項培、越國將領吳起等人商議突圍。
項末心中也清楚,想要將麾下的楚越聯軍全部帶回楚國,這已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奢望,因此,他只求儘可能地儲存己方的兵力,避免像當年的壽陵君景舍那樣,將百萬大軍全部葬送。
為此,他對項培、吳起等人說道:“撤兵時,兩位且率領麾下士卒火速撤回楚東,途中休要耽擱,我留下為諸位斷後。”
聽聞此言,楚軍將領皆頗為震驚,連連勸說項末。
要知道,項末那可是三天柱之一,豈能留下斷後?畢竟以目前的形式而言,留下斷後的兵將,那是肯定只有死路一條。
面對諸將的勸說,項末面露微笑地搖了搖頭:“項某主意已決,諸位不必再勸。”
項末想得很明白,幾十萬楚越聯軍一起撤回楚國,那是肯定會遭到魏軍的沿途追殺的,要命的是,魏軍在這片戰場有四萬餘羯角騎兵,只要這四萬餘騎兵死死咬住楚越聯軍,幾十萬楚越聯軍恐怕只有死路一條。
與其如此,項末認為還不如自己留下斷後,相信以他項末的名聲,定能吸引絕大多數的魏軍對他展開攻勢,從而減弱對項培、吳起等人的追擊。
沒辦法,聯軍中除了楚水君,就屬他項末地位最高、職務最高,而楚水君,早在聯軍潰敗的那一日,就已丟下聯軍逃回楚國去了在這種情況下,若他項末不出面想辦法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