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經驗豐富又善於統兵的梁啟和子纓二人根本不給他反敗為勝的機會,風玉聯軍的攻勢一輪強過一輪,川桓聯軍的陣營不斷被*後撤。
正所謂禍不單行。薛榮正拚盡全力指揮全軍將士奮力作戰之際,後方傳來訊息,傅冉和高樂二將雙雙陣亡,而且大營的糧倉受到敵軍火攻,損失嚴重。
這個訊息對於薛榮而言無疑如當頭一棒,這時候,他感覺此戰已不能再打下去,不然恐有全軍覆沒之危。
經過再三的思量,薛榮終於作出決定,下令全軍後撤,退回大營。
現在雙方已戰成犬牙交錯的局面,川桓聯軍想要撤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在撤退的過程中,兩軍遭受到風玉聯軍瘋狂的追擊,傷亡慘重,僅僅是被踩死睬傷者就已不計其數。
另外,兩軍還丟棄了大量的軍備物資,許多在戰場上應用的大型武器根本來不及帶走,統統送給了風玉聯軍。
川桓二軍說是主動撤退,實際上和敗退也差不了多少。這一場持續了兩天一夜的四國大戰,最終以風玉聯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只不過風玉聯軍的勝利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勝利。在此戰當中,雙方的戰損實際上是相差不多的,風軍和玉軍的傷亡皆在五萬以上,而川軍和桓軍的總傷亡也遠遠超過了十萬。
但不管怎麼說,此戰過後,川桓兩軍已失去了主動求戰的實力,接下來,兩軍將士開始嚴守營寨,閉門不出,再不敢與風玉聯軍做正面交鋒。
薛榮連續給在豐陽作戰的何如水發出三封急,召他立刻率軍回救。現在川軍的主力基本都在何如水那邊,如果他不率軍回來,川桓兩軍已沒有能力扭轉目前被動挨打的局面。
何如水卻沒有馬上遵從薛榮的將令,他找各種藉口一拖再拖,就是不肯班師回營。
他不是不想回來救援,而是不甘心,二十萬眾的安軍已被他圍困在豐陽城內,成為甕中之鱉,如果這時回撤,前功盡棄。
但要他攻佔豐陽,城內安軍抵抗的又異常頑強,這段時間內川軍已不知攻打過豐陽多少次,卻每一次的攻勢皆被安軍給硬生生的頂了回來,何如水是又心急又拿安軍毫無辦法。
至於豐陽城內的安軍,那就更不輕鬆了,白晴給唐寅的求救傳猶如雪片一般。按照當初的約定,她只需率軍抵禦住川軍三日即可,現在已過了五、六天,哪裡有援軍的影子?
當初唐寅和她定下的三日之期只不過是託詞罷了,現在他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去增援她,不過唐寅又不能讓她絕望,在回當中,讓白晴堅持、堅持再堅持,儘可能多的堅持一段時間,自己統帥援軍不日即到。
根據豐陽那邊傳回的戰報,唐寅也看出來了,正如梁啟和子纓當初分析的那樣,安軍不是不能戰,只是沒有被*到份上,現在安軍陷入絕境,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和玉軍、桓軍比起來絲毫不差,不用他們拖住川軍主力,那就太可惜了,也太浪費機會了。
豐陽之戰,對於參戰的川軍和安軍而言都是騎虎難下的一戰,川軍是不想放棄這個可以全殲安軍的戰機,安軍則是退無可退,只能做背水一戰。
在豐陽戰場上,二十萬眾的川軍被牢牢拖住,對於唐寅這邊可謂是意義重大。
正面交戰獲勝後,唐寅已開始著手作強攻川桓大營的部署。
經過上次的偷營,川桓兩軍的糧草被燒燬不少,即便沒有全部燒光,至少也是損失慘重,唐寅可以預料到,目前的川桓大營必定是糧草短缺,對己方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優勢。
為了進一步鞏固這個優勢,唐寅特意派出己方的騎兵隊伍,分批分次的到川桓兩軍大營的營後一帶巡弋,發現有從懷陽過來的運糧隊,立刻進攻,能把敵人運送的糧食統統搶走固然是最好,若無機會,便就地燒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