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部分 (4 / 5)

富足穩定,欲求也 容易得到滿足。加上地理所限,幾乎沒有外敵入侵,人民性情自然趨於平和。此為美洲咅國實行民主共 和的根本。

”再回頭審視我中華,人口眾多、環境複雜、種族不一,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假如實行民主 ;遇到一事,全國四萬萬人人執一辭,則‘議未決而兵已渡河矣'!如果推行民主,全國二十餘省區必然 各自擁兵。則唐末藩鎮割據再現矣!再加上四周列強環伺。梁某可以斷言:實行民主共和之日,便是中 華瓜分豆剖之時。“

孫元起默默地點點頭:北洋時期推行共和政體,導致南北割據不說,後來還出現了滇系、桂系、直 系、皖系、奉系的名目。北伐戰爭勝利後,更是軍閥林立。有槍桿子的幾乎都畫地為界,搞起了獨立小王國。要不是校長過人的政治手腕,再加上太祖爺的氣吞6合橫掃千軍,現在的中國就是小歐盟!

想到這裡。孫元起問道:”既然如此,任公你覺得中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體比較好呢?” 梁啟超說:”我的觀點是,開明**!“ ”開明**?好!好!好!”孫元起撫手稱讚。

在1903年的中國,知識分子的主流聲音有兩種:一個是維持現有體制,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年齡大、有一定社會地位的舊式讀書人,他們生長、生活在現有體制下數十年,對現有體制擁有深厚的感情, 不願意發生任何變動;另一個則是世界上比較流行的君主立憲,為大多數中青年舊式讀書人、新式學堂學生所支援,隨著時間發展。漸漸為大多數民眾所接受。正如當時人所說:”今日立憲之聲;洋洋遍全 國矣。上自勳戚大臣,下逮校舍學子;靡不曰立憲立憲,一唱百和;異口同聲。”至於後來成為主流的 派,在1903年至1908年間還屬於恐怖主義組織範疇。

或許有些讀者不滿;中國怎麼能不推翻滿清統治呢?說是奴性也好,說是慣性也好。事實上就是如 此,在二百六十年的統治下,滿清皇室已經被國民普遍接受,而且比較受尊重。(就好比現在。)絕大 多數國民對於皇室的存在,不能說鼎力支援,至少是不持反對態度的。所以此時君主立憲大行其道。;

可是淆皇室對於君主立憲並不熱心。覺得新制度限制了滿淆貴族的太多特權,常常是走三步退兩步 ;甚至是走三步退三步。使得國民逐漸失望;部分開始傾向。民眾滿懷希望、千呼百喚。清王朝的 責任內閣拖了再拖,終於在1911年5月新鮮出爐。結果在內閣13人裡。有滿族貴族8人、蒙古貴族1人, 居全國人口九成五的漢族只有4人入選。在滿族貴族中,皇族又佔了6人。史稱”皇族內閣”。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而是你歷盡千辛萬苦得到之後,發現那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至此,民眾失望已極,徹底拋棄清皇室,開始向暴力快速轉向。

現在,梁啟超能在大多數人還在維持現狀、君主立憲兩者之間排徊的時候,想到時下天朝的基本制 度”開明、**”;怎能不讓孫元起佩服稱讚呢?

梁啟超見到孫元起贊成,非常高興:”我向在美華人華僑談到這個體制時,很多人也是非常贊同。 廣而言之,所謂‘開明’;就是要積極引進歐美的先進事物,裁胥吏、編窖察,建學堂、廢科舉,興實業 、辦工廠,修鐵路、挖煤礦,練新兵、造炮艦,等等等等!所謂的'**’;則是斥後保皇,讓皇上能夠 總攬全域性、乾綱獨斷,全國上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

開始還點頭讚許,等聽到”斥後保皇”;孫元起就漸漸睜大眼睛、張大嘴巴:這個梁啟超;以前不還 是傾向的君主立憲派麼,怎麼現在還開起歷史倒車啦?

話說梁啟超這個人最沒有主見,看到什麼好,就想往上靠;等發現稍有問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