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部分 (1 / 4)

牧街鼗�頡�

如今我故鄉的小橋已經被眾多鋼鐵大橋和盤旋式的立交橋所淹沒了。它們已經不再成為“交通要員”,只是存留在巷頭街尾,或者酣睡在村前宅後的草叢之中。但我的父老鄉親們始終沒有拋棄它們,仍然將它們視為親密摯友,因為大家非常清楚這一點:站在高速公路岔口處的立交橋上是不能久留的,哪怕抽一支菸的功夫你都會有一種旋暈感和懼怕感。然而在小橋上就不一樣了,它永遠讓你感到安全和親切。只要你願意,就是光著身子躺在上面照樣不會有一點事兒,且你會感到心平氣和,靜目養神,有一種說不完的愜意。

這就是蘇州的小橋,它平和,它通達,富有構架與支撐一個社會的本領。它因此也是蘇州人的生命本質。假如你厭倦了塵世的喧囂,你就到小橋上停留片刻;假如你想繼續人生遠航,你就從小橋的石級上走過:它會教你如何將步子邁得更堅定和穩當些。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24章小橋、流水、人家……(3)

蘇州人永遠離不開小橋,因為小橋是他們身體內的血管,架連著肢體的每個部位;那小橋下還有潺潺流動的河水,如人的血液,源源不斷地保證著生命的延續……

我以為,蘇州的小橋和流水似乎可以比作城與鄉之間的關係,而“小橋”、“流水”加“人家”,就是這片美麗富饒的沃土上構架起的整個社會。

幾千年的輝煌歷史已經告訴和證明了,蘇州這片土地自古以來曾經有過無數歲月是平和與通達的,這是這個地方的文化所決定的。在近30年裡,蘇州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圍繞著縮小和協調城鄉之間的關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偉大的實踐和探索,如同珍惜先人和自然留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那份天賜的和諧美景一樣,他們不斷地根據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給予“小橋”、“流水”、“人家”以嶄新的內容與形式,使其更加光芒四射,獨領天下*。

可以這麼說:蘇州在過去的30年裡,歷屆政府始終把建設一個優美而獨特的現代化城市和城鄉統籌發展、市民與農民同在一個“人間新天堂”作為不懈的奮鬥目標,這也使得我故鄉的“蘇南模式”更具了金光閃爍的獨特魅力。改革初期,伴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蘇州小城鎮發展走在了全國小城鎮建設的前列。上世紀90年代之後,在外向型經濟的持續推動下,在國家宏觀政策和地方政府指引下,蘇州的城市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鄉鎮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中也得到了重生和新的發展空間。於是這裡的中心城市的擴張和小城鎮的再集聚,使得廣大農村居民從“離土不離鄉”向“離土離鄉”轉變。這一階段的蘇州城鎮建設和內容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即原有的城市市民和“離土離鄉”的農民新市民開始實現了大融合,舊城鎮的改造與脫胎換骨和新城鎮的迅速崛起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全球化經濟和本土化經濟相結合形成新的高速發展的上世紀末、本世紀以來的十餘年間,蘇州全市的城鄉統籌發展基本形成,以新的蘇州中心城市加5個縣級中等城市再加數十個重點集鎮為主體的全區域城市化格局全面呈現風采。此時的蘇州全境區域內,交通、衛生、教育、社會保障、工業基地、農耕土地、綠化水面等等社會與人的生存與發展要素,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用我父老鄉親們的話說,“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

何謂“城市更像城市”、“農村更像農村”·到崑山看一看,便有答案——

過去的崑山舊城,有人戲稱它僅有“手掌大”。區區幾平方公里,像樣的街沒幾條。現今你上崑山走一圈,沒有人會懷疑它不是一個具有了真正現代化水平的中等城市。那寬闊的道路、漂亮別緻的樓宇、五彩繽紛的商店以及一個又一個花紅樹綠的市民公園……這是崑山中心城市區的景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