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陽君來到齊國,說服齊國停止助楚,為表示秦國和齊國交好之誠意,涇陽君留在齊國為人質。齊閔王不敢得罪,對這涇陽君好生招待。次年,讓把涇陽君送回秦國,孟嘗君田文亦隨後入秦為相。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接說。
第一百四十七回 遇日食樗裡子歸天
第一百四十七回 遇日食樗裡子歸天
書接上回,卻說涇陽君入齊為人質後,秦、齊交好,楚國見秦齊交好,也不敢再行報復秦國,秦國暫時無事。
這日正午,秦昭襄王正在宮中理事,突見天漸漸黑了下來,有宮中太監來報:“大王,大事不好!天上的太陽不知被何物所遮擋,突然消失了大半,眼看就要不見了!”
昭襄王聽罷,大感疑惑,連忙走到殿外,只見天上的太陽突然間變得昏黃,依稀可以看見已被一物吞噬大半,眼看就要被吞噬殆盡。心知這日食乃不祥之兆,連忙令人召太史來見,問問到底是何等徵兆。
過不一會兒,秦國太史蒼然來到昭襄王面前。這太陽已被完全吞噬,眼前一片黑暗。昭襄王吩咐宮中人等不要驚慌,對這太史蒼然問道:“太史可知此是何兆?”
太史稟道:“據《書經》記載,公元前2137年1月22日發生了日食。龍會大口大口地吞食太陽,而太陽常常受到龍的襲擊。此說也有證據:日偏食的時候,太陽看上去像被咬掉了一塊,日全食時太陽全部貝隆吞噬。夏王仲康任命了兩位宮廷天文學家。這兩個人一度十分成功。每當關鍵時刻,他們便一顯預測神功,提前預告日食即將發生。國王計程車兵便抖擻精神,敲鑼打鼓,向天射箭,殺死或嚇退惡龍。太陽總能獲救,避免被龍吞食。然而有一次發生了日食,這兩位天文學家卻犯了致命的錯誤,未能及時預報。雖然士兵們又一次“救出”了太陽,但兩位天文學家卻因失職而被處死。可見日食的發生乃上天的旨意,非人力所能預測。微臣認為,秦國正逢鼎盛,諸侯不敢爭鋒。依臣之見,今日之日食當主國家會痛失良將,大王可日後察之!”
七年(前300),昭襄王決心再伐楚國,樗裡子請命,昭襄王令樗裡子帶兵伐楚。樗裡子帶兵長驅直入,攻佔了新城。此役,樗裡子被楚軍飛箭射傷。歸來後,昭襄王令人遍尋名醫,不治。樗裡子身亡。
樗裡子去世,秦昭襄王扶棺痛苦,幾度昏厥,群臣盡皆傷感。感戴不已,都道:“有君如此,死又何懼!”
轉眼間一年過去,秦昭襄王八年(前299)。一日早朝,昭襄王對眾臣道:“今日是樗裡子將軍去世一週年紀念日,寡人想到樗裡將軍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心痛不已。寡人近日總在想:到哪裡再去找樗裡子將軍這樣既忠且勇的將才!寡人慾再伐楚國,宣我大秦之威。諸位愛卿誰能給寡人出一個主意?”
這時,從眾臣中走出一人,眾人定睛一看,此人乃大將羋戎。這羋戎乃宣太后之同母同父弟弟。熟讀兵法,智慧超群,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羋戎是昭襄王的母舅,比其姐羋八子早來秦國兩年,早年時,因為人狂妄曾被司馬錯申斥,但卻因敢於表現,精通兵法,屢立戰功,而被樗裡子所賞識。惠文王見到此人膽敢在大王及眾大臣面前侃侃而談,也認為此人雖然有些不懂規矩,但勇氣可嘉,是一個可造之材,於是便令此人跟隨樗裡子帳下聽令。在樗裡子的調教下,此人由一名初級的軍官公士,經樗裡子提拔並舉薦為大上造。
羋戎上前道:“末將對大王的前半句話表示認同,樗裡子將軍無疑是一位忠勇之士,令人欽佩。但末將以為,大王后半句話是不夠妥當的。我大秦國良臣戰將如雲,人人願為大王效犬馬之勞,豈能說再也找不到樗裡子將軍這樣的忠勇將才?大王如要*楚國,末將願帶兵出征,定教那楚國臣服我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