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抵達雲州府這天,是一個難得的晴天。
久違的陽光從雲層的縫隙中灑落,只是這陽光並未帶來多少暖意,整個府城依舊像剛經歷一場雨露,目光所及之處,一切都是溼漉漉的。
府城城門處甚是冷清,昔日人來人往之景已不復存在。
正當值的守衛陳東打著哈欠來到城門口,一臉嫌惡地捏著袖子罵了一聲,“這勞什子鬼天氣,沒完沒了了,這一個來月衣裳就沒幹的時候。”
換班的守衛是個略彎著腰背,瘦的不成樣子的中年人,他取笑道:“知府大人給各城門發了炭火錢,老陳你整日下值後不著家,家裡冷鍋冷灶的,你說你不是自作自受麼。”
陳東面對同僚的調侃渾不在意,本想拍他的肩膀,手卻又縮了回來。眼前這傢伙面容憔悴,好似多日未曾飽食一般。
“老子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你勒緊腰帶養五六個孩子累不累啊,這個年月可得加把勁兒賺銀子屯點兒糧。”
同僚想到家中狀況,無奈苦笑:“是啊,如今這世道,拖家帶口的,還真不如你這單身漢活得自在。”
陳東到底輕輕拍了拍他腰間,不著痕跡的塞了塊碎銀子。
“去,去,趕緊家去吧。”
“知府大人交代的一行人沒有出現,今兒怕是也不會來,不過你也需警醒著點兒。”同僚叮囑完,深一腳淺一腳往家走去。
大災時節,一般來說城門口本應聚集大批災民,但云州府的情況卻不同。每日每座城門仍就不過十五六個守衛當值,負責檢查過往百姓進出,並負責指引方向。
原因無它,在這三十年間,民間流傳“小災不用怕,大災去古家”,已形成慣例。
半個月前,災民已經成群結隊的聚集到距離府城五六十里的古家塢堡外,古家聯合知府衙門,調集太倉存糧,每日施粥一次,城中富戶也在古家與知府指引下捐銀捐糧。
府衙中的守衛有一多半前往塢堡維持秩序,針對鬧事或不懷好意的災民進行驅逐或羈押。
左右也無人經過,陳東無精打采的靠在城牆邊上,一隻綠豆般大小、渾身泛著綠光的蒼蠅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發出一陣刺耳的“嗡嗡”聲,在他頭頂盤旋不去。
陳東心中一陣煩躁,忍無可忍地抬起手揮趕,但那蒼蠅卻輕巧地避開了他的攻擊,繼續在他耳邊挑釁似的飛舞。
“恁你娘,什麼東西都來攪擾小爺。”
就在此時,一輛馬車出現在陳東的視線,馬車後面還跟著三匹高頭大馬。
他揉揉眼,待馬車駛近,看到車轅處刻著的‘範’字,眼睛不由一亮。
正是宋瑩一行。
她們在連山縣雲家村暫歇一晚,之後便馬不停蹄趕往雲州府,隨著距離越近,沿途所見的災民就愈多,這些人皆拖家帶口,朝雲州府行進。
宋瑩心中大惑不解,連山縣位於雲州府邊陲,若要逃出寒潮範圍,也該往北去才對。
讓古月打探一番才知曉,原來古家每遇大災便會煮粥佈施,廣行善舉,故而多數百姓都逃往府城方向。
一路上宋瑩還注意到,沿途災民無一不是窮困潦倒的百姓,通常以村落為單位集體行動。
另有零星幾個富戶集結數十名護衛,趕著十幾輛馬車逃難,其行進方向則正好相反,是去往雲州府外。
此類反常舉動,立刻引起宋瑩的警覺。
若宋瑩身處雲州府,在寒潮中受災,她自忖必然會與富戶們想法一致,抓緊一切時間逃出雲州府地界。
畢竟,即便古家施粥,無處安置的災民死亡人數也定然攀升,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來者可是自豐縣而來?”陳東揮手叫停馬車。
古月收緊韁繩,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