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部分 (3 / 4)

河岸與她的庭院間是細小彎曲的路,隱隱約約。她的赤足嚴謹地走著,在各色野花的簇擁下,由河岸走向庭院。

她走進院門,走到陶缸前。她一絲不苟,把籃中的東西倒入缸中。

陶缸空空如也,倒前空空如也,倒後仍然空空如也。但是她,執著冷峻的她,會不會看到什麼——比如水——在不斷地充滿呢?

她返回歲月的河邊,開始打第二籃水、第三籃水……

懶人笑她:“幹嘛啊,找罪受啊?看我多好,大樹底下乘蔭涼,頭枕著雙手,睡了醒,醒了再睡,一覺連一覺,一生睡一個長覺,除了睡什麼也不想,除了夢什麼也不做,這才叫享受呢!”

她笑笑,並不回答,提著她的籃子,繼續在河邊與庭院之間,在各式野花的簇擁下來來回回。

聰明人笑她:“幹嘛啊,直冒呆氣,想參加笨蛋比賽並勇奪冠軍哪?見過用籃子打水的嗎?沒見過打一次也就算了,一次打不到還來二次,二次打不到還來三次,足見你弱智到了極點!”

她笑笑,並不回答,提著她的籃子,繼續在河邊與庭院之間,在各式野花的簇擁下來來回回。

她不說話,她不想說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籃一籃,她只顧打自己的水。

打啊打,有誰知道她打了多少個春秋?有誰知道她水缸充滿的日子?

筷子

隨手取一根竹木,用刀斧剖開,剖細,截出適當長度,筷子便誕生了。我以為,筷子的誕生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一項比四大發明更具民生價值的偉大發明。因為這個發明,東方的這群眾生之手得以延伸,不再直接抓飯,在飲食方式上,從此與狗和猴子拉開了歷史性的距離。

幾千年了,我們把鍬插進泥土墾荒造田,我們把筷子插進菜飯菜實施飲食;幾千年了;我們的腳在大地上行走,我們的手在天空中行走,我們的筷子在餐桌上行走,在這些動作交替進行的蒙太奇中,我們一代代繁衍生息。

我喜歡坐在河湖邊,欣賞雲水間、荷香中的男女,雙手抱槳前後推搖,小船便在細浪和漁歌中滑行,直滑行出動感十足的彩色水墨。那麼,當我們捏著一雙筷子,把香噴噴的小米稀飯括進碗邊寬敞口洞的時候,或者於清湯綠葉中歡捕白白豆腐的時候,我們是否也感覺到了生命之舟的默默前行呢?

筷子是食具,但它僅僅是食具麼?這看似普通的小棍,難道不是竹木做成的雕塑麼?廟裡供奉的泥像、神道兩邊雄偉的石刻、華表及雕欄玉砌。。。。。。平凡的筷子和它們一樣,也是偉大的造型藝術!拋棄一切的浮華繁雜,作為雕塑的筷子簡單而有變化,簡單而又豐富。上半截方型,下半截圓型,方與圓,抽象了人世間的多少玄機:天圓地方,曲伸變化,等等。筷子是藝術性和實用性完美統一的經典,筷子是樸素而博大精深的美學概念、哲學命題,筷子是餐桌上的活動雕塑,一日三餐,幫助並警示眾生。

筷子從不行單影只。筷子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在筷筒中。作為團結就是力量的符號,筷筒中的筷子抱成一團張掛上牆,把不容折曲的古老信念大肆傳送。

筷子離開筷筒的時候,便成雙成對隆重出場。沒有花瓣雨,沒有鼓樂喧天鞭炮齊鳴,沒有盛裝粉脂的亮麗,筷子裸露著樸素平凡的本真,以形影相隨如膠似漆演繹隆重。他們手拉著手,深入飯碗實施有趣而成功的抱扒;他們合力同心,夾起雞魚肉蛋青菜蘿蔔的誘惑。筷子啊,是餐桌上的鴛鴦。筷子不戲水,筷子赴湯蹈燙搬運飯菜,在並肩勞動中加深感情,在攜手合作中獲得歡娛和享受。

筷子愛得古典,古典但不愚腐。筷子不贊成從一而終,筷子每頓飯都重新組合,筷子的愛在更迭中不斷新生,經久不衰。

碼頭三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