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馮永這種爆發戶,遊楚那是正宗得不能再正宗的寒門子弟出身。
據馮永所查到的資料,遊楚之所以能得隴西太守之位,完全是因為他那個被人迫害而死的大人。
遊楚的大人叫遊殷,關中司隸左馮翊頻陽縣人士,曾任司隸左馮翊功曹。
不大不小的一個官,在家鄉本地也算得上是有些聲望。
遊殷官不大,眼光卻很毒。
曹魏名臣張既還是個少年時,他就看出這個少年很有前途。
於是就把張既請回家去作客,並且還把他當成貴客招待。
在宴會結束後,又把自己的兒子游楚託付給他。
張既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再加上游家在當地的鄉親眼裡,也算是名望之家了,所以這才答應下來。
待到初平三年,也就是董卓死後第二年,原董卓部將、涼州望族胡軫任司隸校尉,因為與遊殷有仇隙,便誣陷遊殷並將其處死。
加上當時關中皆被董卓舊部所佔,戰亂不止,官不像官,吏不成吏,百姓住無所居,衣不蔽體,食不裹腹。
望族世家根基深厚,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反正我一百年不動搖。
但像遊家這種寒門家族,家中的頂樑柱一旦不在,那就是遭到毀滅性打擊,呈現出衰落的跡象。
幸好遊殷人緣不錯,在他死後,有同僚幫忙護著遊家,才不至於讓遊家徹底沒落下去。
與此同時,曾受遊殷所託的張既也開始了仕途之路。
十六歲就在馮翊郡擔任門下小吏,後來屢次升遷,被郡裡舉為孝廉。
後來又被州郡舉為茂才,升遷為新豐縣令,在任期間他的政績在關中各縣中名列第一。
等曹操進軍關中時,張既開始效力曹操,屢立功勞,從議郎一直升到涼州刺史,封西鄉侯。
遊殷生前的投資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因為張既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
遊楚先是擔任司隸河東郡蒲阪縣令,曹操平定漢中後,遊楚得到張既的推薦,得任關中興漢郡的太守。
再後來,曹魏篡漢,廢興漢郡。
這就意味著遊楚失去了太守之位。
這時張既恰好被任命為涼州刺史,於是他又把遊楚推到隴西太守的位置,直接放到自己眼皮底下照顧。
哪知天有不測風雲,這才過了兩年,張既就死在了任上。
遊楚依靠的大樹倒下了,於是他在隴西這個偏僻之地的太守位置一呆,就是七年。
涼州和隴右本就不受朝廷重視,更何況隴西這個偏得不能再偏的地方?
再加上游楚在朝中又沒有什麼根基,全靠抱張既這個老鄉的大腿,如今大腿沒了,誰還會記得他?
如果按原歷史,遊楚會因為守城有功,終於第一次被洛陽皇宮裡的皇帝召見。
甚至還會因為在朝堂上不懂禮儀,鬧出了笑話,從而受到曹睿的賞識。
不過即便如此,遊楚最後的官職仍不過是駙馬都尉,後來再次外放,仍然只能是一郡太守,而且依舊是在關西各郡任職。
從這就可以看出,遊楚在朝堂的世家和宗室眼裡,只能算是個鄉巴佬,根本沒機會進入曹魏的權力中心。
但也正因為遊家不是什麼世家大族,所以留守家裡的人不算太多,甚至把妾室算上,那也只有五個人。
當然,那些奴僕之類的不算在內。
同時遊家與各方的利益關係也沒有牽扯太多。
隴右之戰後,關中人心惶惶,再加上剛好遇到旱情,還有從北邊安定郡不斷逃難過來的流民。
雖說關中沒有因此大亂,但小亂總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