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奪鼎1617起點> 第167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7部分 (2 / 4)

如果田租之事還有人頗有微詞。而大將軍推行的另一項仁政,強制教育,則是有口皆碑,儘管有人是言不由衷的。利用各處祠堂、廟宇、道觀等公共建築開設的小學校,將十餘萬適齡的貧家少年變成了讀書識字的人。

低價的米價導致上下游的物價都極為低廉,且又謀生容易,無數湖廣南部、贛南地區的貧民百姓忍不住這種誘惑紛紛越過一座座高山大河南下到廣東謀生。

便是附近幾個省的縉紳官員讀書人,見廣東既無兵災匪患,又有強制義務教育,隱約有了幾分桃源勝景的跡象,也紛紛寫信託這邊的朋友代為購置田地,買地建房,準備為日後留一處退路。

這些,無疑都是讓姜一泓和他手下的原廣東官場的官員們成為受益者。也成為了最為狂熱的南粵軍外圍力量。

從內心深處,他們已經將守漢當成了僅次於崇禎一般的存在,但是,與崇禎不同的是,崇禎只能罷了他們的官,卻不能讓他們的家族成為窮光蛋,而這位寧遠伯卻可以。

在姜一泓心中,曾經有過幾次午夜夢迴,夢醒之後,他披衣起床,在庭院之中佇立良久。皆因為夢中,他成為開國從龍之臣,封妻廕子自不必說,更是封侯封伯。

同樣的夢,在兩廣官員中不止一個人做過。

眼下,朝廷無論是剿滅流賊還是對付遼東反賊,似乎都頗有起色,從邸報上和南方時報的訊息上看,從五月開始,建奴便己漸漸開始對錦州展開圍困,準備重演一幕大淩河的戲碼。然而清兵的包圍圈剛剛形成,圍困成果有限,在錦州前線督軍的偽睿親王多爾袞所制定的包圍圈極為疏漏,城內軍民仍可出城田獵,運送軍糧,任意往來。

面對清兵的態勢,薊遼總督洪承疇揣摩清兵乃大淩河戰術故伎重演,積極應對。他在錦州,杏山,寧遠等地大力屯糧,每處至少有供守軍所需半年之糧草。

但是,費盡了力氣,也無法籌措到如此巨大的糧草數目。薊遼軍中祖大壽、吳三桂等遼西將門眾將紛紛向他進言,“督師大人與其向朝廷伸手要糧要餉,不若暫且向寧遠伯求借一二,待朝廷撥下軍餉,我們還他銀子便是!”

“還有那上好的軍器火藥,也要向寧遠伯籌措些才好!”

形勢比人強,看著各處送來的告急軍報,還有那三門被皇帝御筆賜名的平遼大將軍、定遼大將軍、鎮遼大將軍,督師洪承疇也多次寫親筆書信給守漢,言辭謙卑懇求,請他務必看在剿賊將士浴血奮戰的份上,暫且賒購至少全軍三月糧草才是,“一俟朝中糧餉抵達,弟當立即償還吾兄之糧款。”

想想山海關外那十餘萬明軍,守漢也是一時黯然,他知道這支明朝最後的戰略力量的結局,也知道,這些明軍從各地被抽調到遼東平叛,直接的一個後果就是減輕了各地農民軍的壓力,再配合著各地的天災**,直接讓李自成、張獻忠等人有了一個爆炸式發展的時機。

“盡人事,知天命吧!”

守漢命人擬了一封回信給洪承疇,告訴他,斷無令將士飢寒殺敵之理!同時,命執掌隆盛行的李沛霆。調集糧米肉食軍器火藥船隻,往山海關、、錦州、寧遠等處運送軍糧。

“辦好交接,記清賬目,回頭咱們得找皇帝算賬去!”

這是李沛霆面帶輕蔑交代手下時的原話。

有了穩定的軍糧和肉食。大量的軍器火藥運到了錦州、寧遠等地。頓時讓遼東諸軍歡聲雷動,士氣大振。

而關內的楊嗣昌。日子就不那麼好過了。

今年三月官兵在瑪瑙山擊敗張獻忠後,楊嗣昌曾經非常高興。然而此後數月官兵連連失利,七月,張獻忠西走白羊山與羅汝才會合。此時曹威、過天星欲渡江。為明官兵所阻。張獻忠至,與之會合。張獻忠雖累敗,然氣猶盛,立馬江邊,有不前者,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