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意,找了藉口,只有海珍與你還算滿意。你水平高,與海珍不在一個層次。”
楊濤道:“只是今人不知,從楚宋玉悲秋以來,文人墨客悲秋成為主旋律,到了杜甫,悲秋主題到了高潮,杜甫之後,漸漸落入谷底。杜甫與白居易哭哭啼啼,那是他沒看過多少杜詩,才這樣認為。”
董師傅道:“你說的在理。直到九十年,為了發展旅遊,才在山上恢復寺廟。西方的基督教作為精神支柱才乘虛而入,在河南,七十年代末,村裡才零星一人信教,現在發展了百餘人,一個街道都有信教群眾,他們不上墳,完全改變了千百年風俗習慣,在城市更甚,基督教堂遍佈,比祠堂更多,更正規。這正是我所擔心的。八國聯軍槍炮沒把基督教送來,現在和平時期,祠堂廢止,基督教遍地開花,河南是全國基督教堂最多的地方,河南又是宗教祠堂焚燬最嚴重的地方,宗教祠堂焚燬頭一條罪證:封建迷信。在頭條,有些年輕人不以為然,紛紛下場說:信教有雞蛋。那是他太不瞭解中國實情,信教少的,基督堂少的那是在南方,宗教祠堂破壞性小。現在我們與教皇沒有建立外交關係,有分歧,緊緊把教權抓在手裡,是有道理的。”
董師傅又道:“現在流行詩詞大會,一大幫人會背詩,又有幾個能理解古詩呢?”
楊濤道:“蘇軾,是四川人,詩詞皆佳,他在李杜詩上該有話語權吧!他認為杜詩接近完美。在李杜比較中,站隊杜甫,完全沒有地域概念,值得稱頌的人物。”
他們二人越說越投機,臨近中午,董師傅與楊嚴三人在路旁的川菜館吃飯。川菜館在黃河東路,在飯館中屬於高檔飯店,環境十分優雅。服務人員來回奔跑,為顧客服務。
楊濤道:“董師傅應該在小區裡買好房,那邊新房裝修很多,自然有顧客。”
嚴海珍則道:“易彬與王茜在公司有人脈,顧客自然不少,大家喜歡牡丹。”
董師傅看著廚師在做菜,他說:“易彬於李白很熟,對杜甫卻很陌生,他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又道:“大家沒學李詩,因為李詩是同一種風格,很難學,如同杜詩抑揚頓挫,很難學。李商隱才華卓絕,他學杜詩,和杜詩一樣嗎?單是杜詩七絕比李詩風格所學多的多。”董師傅越說越興奮,停一下,他道:“詩聖,畫聖,書聖都是真的,其他聖沒有說服力。”
這是一家川菜館,他們包了牛腩,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和西蘭花這個蔬菜,加上三碗米飯。菜很快上來,海珍小口夾著米飯,她想著王茜與易彬。
“王茜準備好,易彬還沒準備好。”她在為易彬說好話。
楊濤在說服董師傅,牡丹更有市場。
董師傅一邊扒著米飯,一邊說:“誰知道杜甫《鷹》賦寫得更好,我讀後發出感嘆。”停一下他又說:“牡丹更有市場,這話很對,我在家裡找到答案。床頭橫樑上有花開富貴牡丹圖案,在枕頭上,在被子裡,到處都是牡丹圖案,看來是我錯了。”
海珍道:“你們又在說牡丹。”
楊濤趕忙說:“對,牡丹在民間擁有廣大的群體,豈是梅花能夠相提並論,梅花只在文人雅士間流傳。’”
海珍道:“你也這樣認為?”
“過去,我認為梅花擁有廣闊市場,現在,我的看法變了,牡丹比梅花擁有更大市場,我要畫牡丹,在牡丹開時畫牡丹畫。這好比新詩舊詩,看看《人民日報》副刊就行,誰有話語權?民間真的不同啊!”董師傅看著兩人說道。
楊濤聽完董師傅的話,停一下手中的筷子道:
“海珍新詩寫的很好,闢有古詩韻味。\"
董師傅道:“你不要學郭x新詩,他把新詩帶歪了,要學就學徐志摩的詩,他的新詩,又有古詩韻味,又有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