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2部分 (2 / 5)

,怎麼擺脫明朝當時的困境。

第七百一十二章 正月裡

現代的史學觀,分析一個王朝的衰落,滅亡,都是從多個方面來進行闡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階層等等,綜合結論。這是科學的研究辦法。

研究歷史的目的是什麼?千年以前,唐太宗做出了回答: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歷史,它就在那裡。任何人都可以對其發表評論、提出觀點。但是,這些觀點,對與錯,有用還是廢話,就要看是否切合研究歷史的根本目的!

否則,不管你的觀點,多麼吸引人,多麼有人氣,它終究是無用的。我們研究歷史,讀歷史,就是要歷史從中汲取教訓,避免今天重蹈覆轍!古為今用。

所以,不採取科學的史學研究辦法,得出的結論,往往是片面的、無用的!

歷史有很多愛好者。比如,一本三國,無數人解讀,各種不同的版本。這可以。可以探討,可以交流,可以爭論。但,為不同的意見,生氣、罵人,則大可不必。

因為,不採取科學的歷史研究辦法,終究是無法上升到學術的高度的!你把歷史當**好,那就是愛好者的觀點。不足以成為廟堂諸公的案頭讀物!

你把歷史當做科學,那才能成為王佐之才!一窺千百年興衰中真正的客觀規律、智慧!

關於明朝為何滅亡,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初中、高中的歷史課本,對此做了精彩的闡述。在此不必贅述。

賈環給燕王寧淅講崇禎皇帝的得失,當然不會是背誦初、高中的課本。他的側重點,不是結論:東虜、流民、天災、腐朽的官僚地主階級、深刻、尖銳的各種社會矛盾,而是側重教授寧淅如何去做一個皇帝!

帝王術。

午後的陽光,照射在賈環的內書房中。內書房這裡,是賈環日常讀書、思考的地方。不同於前院寶釵幫他佈置的書房,那是他會客的地方。

房間正北,擺著一張精雅的檀木書桌。書案上壘著各種書籍、文稿。四周都是玻璃窗,窗明几亮。臨窗的條桌上,擺著一瓶白臘梅,芬香四溢。

寧淅坐在臨窗的椅子上,看著書案後的先生,神情略有些緊張。他雖然是即將成婚的人。十五歲的少年。但他希望自己的功課能得到先生的表揚。

賈環讀完寧淅的文章。觀點有兩個:廠衛、黨爭。崇禎皇帝上臺之後,幹掉九千歲,大快人心。但他廢除了廠衛。導致對明末腐朽的文官集團,完全沒有約束力。

其次,崇禎無法壓制明末激烈的黨爭。甚至,他為了打壓東林黨,殺掉了遼東的扛把子袁崇煥。問罪,不必殺人的。袁崇煥可是進士出身。

而真正的戰爭大師級人物孫承宗,並沒有得到崇禎足夠的支援、重用。若是以孫承宗督師遼東,給予全權的信任。這是遠比袁崇煥更合適的人選。

這些觀點,部分是賈環日常閒聊時,提及的觀點,有些則是周朝定鼎後總結的結果。翰林院、吳王府,賈府族學裡都有大量的藏書。這足以讓寧淅找到一些答案。

賈環放下手裡的文章,笑著點頭,道:“寫的不錯。殺魏忠賢是得,侷限在黨爭上,是失。”

寧淅臉上歡喜,點點頭。

賈環再循循誘導道:“國朝的事情,要做事,重在得人。制度反而是在其次的。這其實,又引出一個問題,上位者用人的標準是什麼?子文的思考呢?”

寧淅的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師徒兩人一問一答,午後的時光慢慢的流走。

賈環留了寧淅吃過晚飯,在濃濃的夜色中,安排馬車送他回位於城北新建的燕王府中。

冬季的湖面上,清冷的刺骨。澹雲軒臨南湖的一處水榭中,極其的空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