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8部分 (4 / 5)

十數張傘蓋。

除沈知府外,駐守在揚州的淮揚巡撫,分守道,分巡道等大小官員並沒有前來迎接。

值此之時,朝堂風雲變化!執政九年多的齊中堂因病致仕,以曾大紳為執政宰輔。蕭丕、殷鵬為輔。此時,龍江先生因天子問詢江南紡織廠事故進京。紡織廠近年來已出現多起工傷。官場中人對他的仕途並不看好。

高大的樓船抵達碼頭後,沈長吉迎著龍江先生,一路至驛館中。

接風宴設在驛館東的小樓中。此處可以俯瞰揚州城東的美景:江城一色。揚州鹽商們的園林天下聞名。揚州城外的驛館,自也是一等一的精美。景色宜人。

永興年間,大學士齊馳主持鹽法改革,改總商制的綱鹽法為票鹽法。楚西各岸,鹽價驟賤,民眾為之歡聲雷動。揚州鹽商的輝煌就此一去不復返!

揚州鹽商大部分都是徽商。鹽法改變後,衰落的徽商們,將資本轉投至賈環在江南所主導的金融、工業、文化產業中,得以保留元氣。並沒有如同賈環原時空的清末那樣:家產被抄,屋舍園林,一律罰沒,家族子孫,流離失所。

此時,揚州園林依舊維持著昔日的體面、輝煌,就是例證。當然,揚州不再是江南的文化中心,徽商亦不沒有參與發行紙幣。這正是其實力衰退。

雪花飛揚的灑落,覆蓋著假山、奇石,松林。小樓內點著炭盆,溫暖如春。

小廝們送上酒菜,悄然的退下小樓。沈長吉作為龍江先生的門生,陪著吃了幾杯酒,語氣帶著遲疑,緩緩的道:“老師此去京師…,當小心京師氣候。”

龍江先生時年將近六十,聞言微微一笑,抿著黃酒,淡然的道:“長吉,你有心了。”

天下皆以為權力中心在京師。但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權力的中心在金陵:賈環。

一代名相齊馳因病致仕。長久以來,永興朝穩定的權力平衡被打破。京中各方勢力蠢蠢欲動,暗潮湧動。然而,齊中堂亦欲平穩過度。賈子玉想政局穩定,天子想朝堂安寧。他此去京師是接任吏部尚書。

冬日,天晴。京城西北郊,大明宮。

長春仙館。

富麗堂皇的皇家殿宇中,永興天子寧淅一個人在屋中獨處。冬日上午的陽光從潔淨的玻璃窗透進來,落在白玉地板上。帶著冬季特有的幽靜的氣息。

太監、宮女們都等候在門外。寧淅思緒飄散。他母親生前來大明宮,便是住在此處。

齊先生致仕。平靜了近九年的帝王生涯,就此打破。現在的國家,並非中原一地,北至貝爾加湖、西至呼羅珊,南至南洋諸島,東至東瀛等島。海上千帆競發,帶回來的訊息,日新月異。

縱然為皇帝多年,但他對於如何妥善、合格的處理天下大事,還是沒有足夠的自信。

所以,在宰輔、大臣等等政治安排落定後,他依舊去信給江南的先生,希望先生能回京城幫他。

寧淅正沉思著時,太監總管袁琪靜悄悄的走進來,低聲彙報道:“萬歲,長公主到了。”

永興朝的長公主只有一位:吳王嫡女,執掌少府的永清公主寧瀟。她深得天子信任。在朝中頗有呼應者。

寧瀟稍後自殿外而來。貼身的丫鬟紫兒、婉兒兩人留在殿門口。她二十九歲的年齡,穿一身淺白色的宮裝,身姿修長。舉步徐徐而來,氣質靜謐、明豔。

傾城佳人。

寧淅笑一笑,“瀟姐姐…”做個手勢,免掉寧瀟的禮節,急切的道:“可是先生的回信到了?”

他和先生的私信,從不走官方渠道。明萬曆皇帝和王錫爵的溝通,就是私信被洩。再者,先生信中的言辭之意,唯有瀟姐姐才能解讀的透徹。

寧瀟輕輕的一笑,從袖袋裡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