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部分 (2 / 5)

“嗯。”

“…月兒…”司寒月的回應被含在了突然而至的唇中……

────分割分割────

附註:西山經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無草木,多瑤碧。所為甚怪。有獸焉,其狀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擊石,其名如“猙”。(《山海經.西山經》)

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者。無之國在長股東,為人無鍾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山海經.海外北經》)

前文中,光戒與白眉曾經說過寒月的身份,說他是為了平衡天地間的怨氣而來的,千年入世、一世三輪迴。這是寒月在人間的入世的描寫,是實事,但寒月的真正身份還是有些不同的。對於“燭陰”肯定許多人不瞭解。其實對天道有研究的人因該知道,燭陰是惟有的幾個聖人中的其中一個。但由於供奉的少,因此很多人對三清、對女媧、對佛祖等聖人比較瞭解,燭陰知道的可能少。其實燭陰在道家來說,是盤古開天之後就出現的大神,與女媧這些聖人可說是齊名的。

天之道,無公無私,而真正的聖人無善無惡,無物無我,連形態都不固定的,萬事他們皆可管,也皆可不管。燭陰本是不該來見寒月的,但後面我會交代清楚寒月也就是猙與燭陰的關係,以及寒月徹底的身世由來,以及他入世的真正原因。

燭陰所說的“歸否”,其實不是我們普通理解中的迴天上,終山其實可以理解為超脫於世間各界的一個間界。天界為仙人,但他們還是人,因此有天條一說。但對於聖人、天道來說,萬物存在皆有理。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就比如說,要滅魔首先要滅佛。所以可以告訴大家,寒月與司御天的感情,不會出現牛郎織女那種被天人阻撓的情況,寒月不屬於他們。

燭陰說:“獰已出世,爾既悟道,須歸於鍾山,此為天道。”這句的意思其實就是,寒月此時已經悟道,也就是說他已經得到了一個提升,不再是原來的境界,所以應該回到鍾山,也就是寒月過去出生的地方。而寒月真正的來歷是稟天地怨氣而生,他既然要回歸鍾山,那就需在出現一個人平衡天地各屆的怨氣,也就是說接替寒月的位置與責任,所以寒月不用再繼續輪迴。

本來寒月的設定我想用欽<丕鳥>(讀pei 發二聲):其狀如雕而黑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與寒月的身份很相符,但欽<丕鳥>曾因故意殺害葆江,而被黃帝在鍾山之東處死,所以想來想去還是不適合。翻閱了《山海經》之後,我覺得猙是最貼切的。而獰,我認為猙獰是一體,因此猙歸去後,獰則出世,不過並無獰的描述,因此獰可說是我杜撰出來的,他的身份就是替代猙,繼續平衡天地怨氣。

而寒月的痛苦,包括他經常發作的痛苦,“爾稟天地怨氣而生,自須承怨氣之苦。”燭陰很好地進行了解釋。他雖已得道,但他是由天地怨氣產生出來的,因此,他雖然不用再承受輪迴之苦,但卻要忍受焚煉之痛,因為,有因必有果,他的來歷是他要承擔各種痛苦的因,而他的痛苦則是承擔怨氣而產生的果。

以上這些,是我寫到這裡,對寒月思考的由來與原因,也是這幾章文的出發點。在最後我還會詳細說明整個的前因後果…也會讓大家更加的明白清楚寒月究竟是什麼。不知道我上面的說明,能不能讓大家理解,讓大家看懂開頭的那段。

有些人可能看不懂開頭的古語,我解釋一下:

歸否:回不回去?

時還未到:時候還沒有到,(現在還不回去)

何為?:為什麼?

獰已出世,爾既悟道,須歸於鍾山,此為天道:獰已經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