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部分 (3 / 4)

東山再起之難,人家根本不敢接他的單,就知道在世人眼中,他是死灰不可復燃,儘管尿他好了。 若不是世事難料,阮大鋮兜兜轉轉,竟然活了過來,那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應該成為那些年輕人垂暮之時樂於回顧的青春印象,他們聚會、奔走、發言、遊說,少不了還要吃吃喝喝,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真是相當的有娛樂性,那麼,日後被阮大鋮瘋狂報復,陳、侯二人下獄,冒四處躲避,是不是可以叫做娛樂至死呢?

露水情緣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回到才子佳人的一段情上來。不多久,侯方域落榜,要回河南老家,李香君不曾哀怨苦留,在桃葉渡口,她置酒餞行,為他歌《琵琶曲》,之後,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 她說:“公子才名文藻,趕得上蔡邕。但蔡邕追隨董卓,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暱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 這段話透露出兩點,一,她從一開始就知道,他們不過是露水情緣,她沒有死活相跟上的打算,兩條軌道短暫相交,之後亦各自伸向自己的遠方; 二,她對他有殷切的希望,要他能成為清白磊落的偉男子,但又有點不放心,遂把自己的看家本事變成絕唱,激勵他不要像蔡邕那樣,一失足成千古恨,毀了自己的名節。 如果不是知道她的思想導師是陳貞慧,知道所謂道義,不過是那些公子精神遊戲的載體,我想我會更感動一點。 都到了什麼時候了,清軍虎視眈眈,李自成正在與張獻忠合兵,崇禎皇帝心有餘而智力不足,這樣一個危急存亡的關口,那些公子們拿不出任何建設性意見,卻和一個落水狗磨牙較勁沾沾自喜,只能說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但李香君堅守著這些。與侯方域分手之後,世界突然變成一隻不停旋轉的萬花筒,李自成開進北京城、崇禎上吊、清軍入關,故國神州,只剩下半壁江山,她仍然不改初衷。在南明弘光朝,淮揚巡撫田仰聽說了她的名頭,花了三百兩銀子求見,李香君竟斷然拒絕。 《桃花扇》裡處理成李香君為侯方域守節,卻不知,這離那場分別已有數年,他倆再也不曾見面,王寶釧寒窯苦守十八年,還有個名分,李香君也哭著喊著去做望夫石,就有點像感情訛詐了。 李香君不買巡撫大人的賬,乃因這田仰是馬士英的親戚,而馬士英,是阮大鋮的好朋友,那麼,“田公豈異於阮公乎?吾向之所贊於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 她是為了侯方域拒絕田大人,但不是為了情,而是為了義。當年她循循善誘,教導侯公子要拒腐蝕永不沾,不要接受阮大鋮的拉攏,侯公子聽話地這麼做了,現在,她自己倒為了金錢去赴和阮大鋮屬於一類人物的田仰的約,不是出賣了侯公子嗎? 不管那些道義本身是多麼虛無,一個女人能夠這樣堅貞守護,都讓我肅然起敬。

誰在描畫一把桃花扇

又過了幾年,年號變成順治,朝廷上坐著異族的皇帝,百廢待興,要將天下英才攬入囊中。河南商丘通向開封府的官道上,施施然走來一位趕考計程車子,他眼神沉著,步履穩健,中年氣象已壓到眉間鬢角,不似那些意氣風發的少年。 三十三歲的侯方域終於沒能忍住。不錯,眼看著天崩地裂、山河破碎,痛感是有的,也許還動過采薇首陽的念頭。久之,見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雞棲於塒,羊牛下來,老百姓的日子如流水,重重地顛簸了一下之後,依舊晃晃悠悠地朝前淌去了,似乎,不用那麼涇渭分明;經國濟世的抱負,重振家業的念想,擰成一種衝動,細細地,卻是堅定地敲打著他:要麼,就出去試一把? 陳寅恪先生說起此事,替他開脫:“建州入關,未中鄉試,年方少壯之士子,苟不應科舉,又不逃於方外,則為抗拒新政權之表示,必難免於罪戾也。”但侯方域應鄉試的大作,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