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部分 (1 / 4)

“沒辦法,人家信這個。不管是海上漁家的還是吃糧當兵的,都是腦袋別褲腰帶上的活計。有今日沒明日的,爹孃都指望不上,只能多燒幾炷香求老天爺保佑了。你看,那是天妃廟,那是關岳廟,那是土地廟,那是三清觀,那是保生大帝廟,城外還有個觀音廟呢。Wap.16k.Cn香火最盛的還是那天妃廟,畢竟天妃娘娘是護佑海上人家地。”

所謂關岳廟,便是關羽、岳飛合祭之廟。關羽死後,百姓感其德義,自發地歲時奉祀。宋崇寧元年,朝廷追封關羽為忠惠公,後封義勇武安王,各地關羽廟便稱關王廟。明初朝廷改祀為關壯繆公,與岳飛同祀武廟,稱關岳廟。至萬曆三十三年,才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康熙五年又敕封為忠義神武靈仁勇威顯關聖大帝。也就是說,明初至中葉這段時間,關羽是不曾獨享香火的。

那天妃媽祖也是如此情形。林默娘生前與民為善,升化後得民間立廟祭祀。不過最初只是被閩省沿海民眾尊為“通靈神女”,北宋宣和四年徽宗賜祖廟匾額,才算是得到官方承認。自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起,先後得朝廷為“夫人”、“妃”,至明永樂年獲封“天妃”,立廟京師。清康熙二十三年終得封“天后”。

馮虞原打算在澎湖只呆兩日,結果又多留了一天。校閱三軍與工坊營建倒是一切順當,費時間的兩件事,一個是戰利品的處置,再一個就是謀劃馮虞在島上突然提出來的新議題:經略臺灣。

此次發難,繳獲甚豐。這些戰利品如何分配,三人商議了許久。硫磺火硝不消說,全數留在澎湖供給火器作坊,如此倒是省下楊家大筆開銷。加上先期運回那一批,足夠維持火器作坊好一段時間的生產了。那六千柄倭刀經細緻查點,全是大路貨,雖說沒什麼傳世名刀,但供軍用已是足夠精良了。按著楊家的意思,這些倭刀一家一半,裝備雙方現有兵員,人手一柄還有富餘。這提議卻給馮虞否了。

“岳父,大舅哥,你們好意我領了。不過,這倭刀還是莫要在我麾下裝備,來路解釋不清。有心人稍一琢磨,極易與趙大失蹤的貨船勾連起來,只怕橫生枝節。你們手下弟兄就不同了。常與東瀛往來,這理由便說得過去。更何況楊府手下人馬佩倭刀的也不是一個兩個,多裝備些也不算離譜。還有這刀裝,雖說沒什麼特別地記號銘文,最好還是能稍作變動。如將刀鞘、刀柄全數染為黑色,又齊整,與那趙家所訂之貨至少在外觀上有所差異。讓人抓不著把柄。”

倭刀既然全歸了楊家,那八萬兩銀錠楊家父子可就死活不肯要了。馮虞想了想,銀子多了不咬手,反正過兩個月成婚還得大筆花銷,不要白不要。不過這麼多的銀錠馮虞是帶不回的,最終說定回頭由楊萬榮私下開模鑄成制銀,找地方對成會票,再以陪嫁的名義交與馮虞。如此一來便可天衣無縫。反正楊萬榮富得流油,真要讓他拿出這麼多銀子陪嫁也未必辦不到。

至於另外一個議題,則是馮虞到了澎湖第二天頭上丟擲來的。一天下來,馮虞發現,澎湖固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可稱是臺海鎖鑰。可是當地資源太過欠缺,沒有河流、沒有森林、沒有礦藏、沒有良田,連人口資源都大有問題,定居島民不過數千。若是將澎湖作為一個前進據點固無不可,彈藥作為一個長期基地來經營,實在是成本太高。別個不說,這麼多人所需稻米蔬菜全得從大陸發運。若是哪天朝廷翻臉,都不用開兵見仗,只要徹底封鎖海岸,不讓一粒糧食外流,澎湖諸島上萬人口總不能全靠吃魚過一輩子吧。

馮虞琢磨了一個晚上,拿定主意,必須往臺灣發展。臺灣離澎湖不過百里,朝發夕至。此外,據馮虞所知,臺灣島資源相當豐沛。雨量充沛、森林繁盛、良田眾多,只是礦產資源少些,不過怎麼說都比澎湖強得多了。現下臺灣可稱是不折不扣的無主之地。此時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