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愛看書的傻歡”的飄紅,感謝“我0阿爾薩斯0打錢”的萬賞,加更放在明天)、
“一份土豆牛肉糜、一份烤鮭魚、一份凱撒沙拉,一份覆盆子千層派、一份巧克力閃電泡芙、最後還來一杯黑咖啡和一杯混合果汁.....謝謝。”謝旻韞用流利純正的法語點完菜,然後將選單合上遞給了圍著白圍裙的侍者。
成默正姿態有些拘謹的假裝看著街邊來往的行人,實際上他剛才一直在偷偷看著謝旻韞,她白皙的面頰上帶著一絲淺淺的潮紅,額角還有細細的汗珠,這和平時冷漠又平靜的她有些不一樣,多了一些些的人間煙火氣息。
此刻兩人正坐在一家位於盧浮宮不遠處街角叫做“ChezPrune”的咖啡館,裡面的裝修相當的老套陳舊,有著高高的屋頂和柔和的光線,一排排小黑板上寫著漂亮的法文選單,從坐姿和悠閒程度觀察,坐在裡面的都是地道的巴黎人。
成默和謝旻韞並沒有坐在人滿為患的裡面,而是坐在外面遮陽扇之下,咖啡館的位置不錯,不遠處是藍色如綢緞一般的塞納河,身側是一行整齊的法國梧桐,微風拂過,樹影在燦爛的陽光下搖晃,真是悠閒又溫馨。
咖啡館是法國人的巢穴,他們在這裡休憩取暖,在法國,無數的文人都熱衷於坐在咖啡館裡思索和討論人生。
“可惜這裡離花神有些遠,要不然我們可以去哪裡坐坐,感受一下薩特、王爾德還有海明威殘留的氣息.....”謝旻韞一隻手點著下巴,一隻手自然的擱在大腿上,這姿勢就像一隻高傲的貓咪,正冷淡的瞧著她的鏟屎官。
王爾德和海明威屬於路人皆知的人物,而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對於大眾來說就比較陌生了,但薩特卻是法國哲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1943年,薩特出版了《存在與虛無》,成為統治巴黎文化的新霸權。僅3年後,他的影響力達到極點。這段屬於巴黎知識分子的輝煌時期,就是以薩特為中心的。
說到《存在與虛無》這本標誌著薩特獨特的哲學大廈建成的著作,不學哲學的人並不瞭解,但說到一句文藝青年們耳熟能詳的“他人即地獄”,也許你會記起這個文藝氣息十足的法國哲學家。
對於這本艱深晦澀的《存在與虛無》,成默有他自己的理解,雖然他曾經是一個陷入絕望的人,但他並不算悲觀,“我其實不太認同薩特的觀點,生命無意義是悲觀主義者的立場。從叔本華到尼采,再到薩特、加繆。都在不停的思索一個問題,相比浩瀚的宇宙,漫長的時間,人類實在太無足輕重,既然早晚都要死去,那麼活著有什麼意義?薩特的答案是:人的生命是無意義的,但尋找生命的意義卻是有意義的.....但我不這麼認為,意義這種東西都是人為賦予的,因此它是一個可變的東西,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有不同的訴求....就普通人來說,小時候我們渴望玩具,長大了我們渴望房子、車子,人到中年渴望合意的伴侶,可愛的孩子......對於我來說早上起來的一杯熱牛奶,開啟手機看一看世界上又發生了一些什麼有趣的事情,曬著太陽翻開書本讀一個曲折的故事.....這都是活著的意義....這些東西根本無需去尋找,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認為活著沒有意義的人,都是生了病的人.....”
“大概也只有閒的蛋疼的哲學家們才會費盡心力的去思考‘活著的意義’,普通人朝九晚五,白天上班累成狗,晚上看劇、打遊戲、談戀愛、帶孩子、看小說.....很多有趣的事情可以做,除此之外,很多關於生存的事情必須要做,誰會去思考這樣無聊的問題?所以這本書是在解決某一部分人的心裡問題。薩特的理論,早已被存在主義心理學者衍化、豐富、加深,應用於解決人類心理問題.....哲學的一門派生不正是‘心理學’嘛!”謝旻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