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筆趣閣>遊戲競技>許倬雲訪談> 第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部分 (2 / 4)

母也怕他。方伯母是非常善良的母親,對學生很慈愛。

因為我知道輔仁中學是好學校,當時在江南地區,輔仁中學的學生沒有考差的學校,都是北方的北大、清華,南方的交大、中大,所以我相信我會考上大學。但是沒有料到,我的數學考了一百分。考前,我拿了一本藍皮的數學題解,躺在草地上像看小說一樣看。我的文科成績,也引起老師、校長的注意。

臺灣大學成立之時,臺北帝國大學留下的教室和裝置都在。此前臺北帝國大學規模不大,是日本人在臺灣的孩子上的學校,臺灣子弟能上的要算“皇民”家庭的子孫,是日本殖民社會的精英。臺北帝大在當時日本大學當中,只能算二三流。臺北帝大的特點是:醫學院小而好;還有一個研究室,後來成為文學院的基礎,就是南洋研究,那批材料真好。其他方面,臺北帝大隻能算是不錯的小型大學。等到日本人撤退,學生送回日本,教授除了五六個留下來以外,其他全回去了。我們到今天還紀念這五六個留下來的人,有植物學的教授,有醫學的教授,都是好教授。

當時臺灣大學文學院除了空房子以外,什麼都沒有,要重新建設,幸而有大陸來臺灣的學者填了空缺。臺大外文系的教授是雜湊班,既非北大,也非清華,英千里是輔仁大學的,錢歌川是中央大學的,梁實秋後來到師大去了。中文系有臺靜農和兩三位老教授,1946年就到臺灣了。哲學系有名的是方東美。歷史系和考古人類學系的教授,則是北大、清華、中大的教授們。

臺灣大學的學風好。第一,學生的基礎好。第二,學生少,老師多,所以很多時間可以跟老師交往。老師也沒有外務,住在學校附近,師生關係很密切,我們晃悠晃悠就到老師家裡去,和老師聊天,這在現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時候圖書館跟現在不一樣,是封架式,要到閱覽臺上寫我們想要的書名,在卡片抽屜裡找出書名、編號,館員到庫裡拿了書交給我們,就在書桌上看。我們除了上課,就在圖書館。我們可以在圖書館坐到晚上11點。。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章 臺灣大學(2)

在臺灣讀大學,我們那個時代基本上不用花錢。除了不繳學費以外,一張公費條子就過四年。不過,伙食的量不夠,菜也只有一樣,沒有油水。大家吃的飯很差,一直是半飢餓狀態。

我第一年在外文系讀書,老師中英千里最高明,英文不錯,幾個修女和女傳教士教我們會話,我得她們益處很多。英千里教的是英國文學史,講得非常有意思,大陸有一個話劇演員英若誠,就是英千里的兒子。英千里的爸爸是英華,這是滿族名字,不是漢名,辛亥革命之後,“英”變成他們的姓了。當時英若誠沒有跟英千里去臺灣,也是時代的風氣所然。許多人的孩子都留在大陸,歡迎新中國,胡適、李濟的兒子都留在大陸。胡思杜後來批判爸爸胡適,當然不是自己的意願。

中文系臺靜農先生跟劉崇鋐先生一樣,是無為而治。臺先生是北京輔仁大學的底子,發展中文系的基本路線是樸學,他自己不做樸學,而研究文學史,書法寫得好。他是魯迅的學生,一直膽怯,怕政府搞他,他對政府也一直不喜歡。董同龢先生教語言學,一直做得不錯,出了不少好學生。文學方面是戴君仁先生和鄭騫先生,在臺灣古典詩詞教育方面的功勞很大。葉嘉瑩是輔仁大學出來的,跟他們做同事,受二老的影響很多。葉嘉瑩在臺灣被關起來是因為丈夫的關係,這就是白色恐怖。另外一位張清徽,跟葉嘉瑩教授是同時代的才女。

我在臺大外文系讀了一年後轉入歷史系。因為我入校的國文、歷史成績引起閱卷教授的注意,拿我的卷子給傅斯年校長看,傅校長說:“應該去讀歷史系。”當然別的老師也知道了。那時候我的院長、系主任兼教務長、校長三個人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