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部分 (3 / 4)

中,約亨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不過也許正是每個國家的軍隊的常態:和平時期一個軍種最大的敵人不是假想敵,而是另一個軍種。約亨毫不猶豫的把海軍拉出來做了墊背。

如果陸軍認為平民軍官的增加會影響陸軍軍官隊伍的“純潔性“,從而放棄這一對帝**事實力的提升有利的計劃,那麼作為皇儲也只能妥協,滿足陸軍的要求。但是,為了保證帝**事動員能力的提升,自己將會在海軍陸戰隊內推行這一計劃,並且變本加厲的學德三,將整個海軍陸戰隊打造成軍官儲備庫。

對於約亨的這招拉海軍出來擋槍,提爾皮茨非但沒有質疑,反而表示贊同,一副好啊好啊,正合我意的態度,還煞有介事的讓海軍辦公室開始起草和制定計劃,這樣的動作立刻刺激了陸軍總參謀部的神經。

這種事情怎麼能忍?陸軍原本就對海軍陸戰隊搶自己的工作表示不滿,現在還要擴大勢利,爭奪兵源,這下平民不再是容克貴族軍官們的敵人了,海軍才是。而施利芬雖然知道這是約亨的花招,但是正在制定作戰計劃的他也意識到的確要加強陸軍的兵力,因此最終還是帶頭支援約亨的方案。

提爾皮茨當然不是真的想讓海軍陸戰隊搶陸軍的飯碗,只不過做出這樣的動作來配合約亨的計劃。當然這樣的配合不可能是沒有目的的,提爾皮茨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用這種配合來換取皇儲對海軍擴軍計劃的支援,自己只要裝裝樣子,怎麼看都是一個無本萬利的買賣。而提爾皮茨的配合得到的第一個回報,就是約亨對《海軍法》第一次修正案的全力支援。

不過提爾皮茨也不知道,知道未來必定會產生英德造艦競賽的約亨同樣也將支援海軍擴軍計劃看成是無本萬利的買賣,一老一小兩個滑頭配合的倒是天衣無縫。

不過不管怎麼說,陸軍接受了隱形師方案後對軍隊戰時動員集結速度有了巨大的提升,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陸軍也就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而隨著汽車在陸軍內部得到裝備和使用,德軍的機動、後勤能力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武器裝備上也比歷史上更強,但是約亨對施利芬計劃的看法依然沒有改變,前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效果,但是長遠來看一定會失敗的計劃。

而失敗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施利芬計劃制定的過於理想化,錯誤的估計了戰爭中的變數,低估了全面戰爭中一個工業國所能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並且高估了自身對於計劃的執行能力。

施利芬計劃希望達到的目標過於理想化,他並不是只滿足於挫敗法國人對洛林和阿爾薩斯的企圖,而是希望直搗巴黎,用一場滅國戰來給法國人進行一次大放血,就算無法將法國這個國家從地圖上抹掉,也要讓法國在至少20年的時間內無法再對德國製造任何威脅。

然而施利芬忘記了一點,那就是普法戰爭德國之所以能快速獲勝,除了普魯士高效的作戰能力外還有四個重要條件:列強中立、單線作戰、拿破崙三世意外被俘以及法國國內爆發革命,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那麼有一個普魯士7年戰爭的情況未必不會出現。

而且施利芬還對法國人的兵力部署有了極為嚴重的錯誤判斷,施利芬認為法國除了在凡爾登一線和德國對峙的軍隊外,既沒有部署於後方的戰略預備隊,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徵召大量後備部隊來應付迂迴攻擊的德軍,而這個錯誤判斷最終導致了德軍在凡爾登戰役中的失敗。

其實在19世紀末,已經有少數頭腦清醒的軍事家意識到了舉國體制下的全面戰爭的可怕,老毛奇就是其中之一,“大國的軍隊主力在遭到殲滅性打擊後,只要抵抗意志沒有被完全摧毀,就能繼續動員新的軍隊進行長時間的戰鬥。”

施利芬不可能不受老毛奇的這句話的影響,因此他希望能夠透過快速攻佔巴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