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部分 (2 / 5)

說句實話,在熊市,增強型指數基金可以適當減少股票倉位,相對於一直保持95%高股票倉位的完全被動型指數基金來說,下跌幅度肯定要小一些。

如果你特別堅信你買入基金的時候是熊市,而你又特別想買入基金,這時買入增強型指數基金,可能會比買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要好一些。

但是既然堅信是熊市,為什麼不乾脆買指數基金,等牛市來了,再全倉買入高倉位的完全複製型指數基金呢?

。。

選傳統型指數基金,不選創新型指數基金(1)

現在,大多數股票指數基金集中投資於跟蹤以股票市值為權重的傳統指數的傳統型指數基金,例如跟蹤美國股市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威爾希爾5000指數和跟蹤國際股市的MSCI EAFE指數。

這些傳統型股票指數基金的資產規模在過去的40年中有了迅速增長——

1976年只有億美元;1986年增長到億美元;1996年增長到960億美元;2006年增長到3 690億美元,相當於所有股票型基金資產規模的7%。

指數基金的規模越大,這個市場的吸引力越大,指數基金之間的競爭也就越激烈。

指數基金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價格大戰,紛紛降低費率來吸引投資者。投資者也越來越明白,指數基金其實都一樣,跟蹤同樣的指數,創造同樣的收益,唯一不同的是成本。誰的成本更低,誰的淨收益率就更高。於是大家紛紛買入成本最低的指數基金。這也迫使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不斷降低。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指數基金,最初的時候,它的管理費率和主動型股票基金一樣高,但隨著指數基金的數量大量增加,指數基金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率開始直線下降。這也導致指數基金給基金公司帶來的利潤越來越微薄。那些老的指數基金有規模、有固定的客戶,日子還好過。新成立的指數基金就難多了。那些想進軍指數基金的基金公司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於是,一些基金公司放棄成本競爭,開始在指數基金上進行創新。

傳統的股票指數是按照市值加權,市值規模越大,在指數里面佔的比重越大。

新型指數,其實是主動型股票策略的偽裝,不是按照市值加權,而是根據一些公司的銷售收入、現金流、贏利、股利等基本面因素進行加權。

比如紅利指數,就是以上市公司發放的紅利多少進行加權的。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只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上證紅利指數於2005年1月4日釋出,是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推出上證180、上證50等指數後的又一次指數創新。友邦華泰基金髮行的上證紅利ETF就是跟蹤上證紅利指數的創新型指數基金。

再比如申萬巴黎滬深300 價值指數基金,它跟蹤的是滬深300價值指數,由滬深300 指數樣本股中精選出最具價值特徵的100 只股票構建。選樣基於衡量價值特徵的四個價值因子:股息收益率、每股淨資產與價格比率、每股淨現金流與價格比率、每股收益與價格比率。滬深300價值指數的突出特點是成長穩定、波動相對較小、具有較強的估值優勢。統計表明,該指數自公佈以來(2005年1月4日~2010年1月27日)累計上漲,比同期上證指數高97%,而此期間該指數週收益率標準差為,和上證指數()基本持平。此外,該指數2010年1月27日的市盈率為倍,低於同期滬深300指數倍的市盈率優勢,具有一定估值優勢。

其實創新指數就是從整個市場中選出一些符合基本面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