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42部分 (1 / 5)

另外會將一份副本呈交皇帝御前,另一份送到議會。

一般的行政事務,議會也沒有稽核權,現在審議權在翰林院。不過議會有權瞭解情況,皇帝張超也是如此,按憲法規定,皇帝並沒有直接的審議權,皇帝擁有的只是最終的否決權。

日常事務中,行政處置和審議分別在內閣和翰林院,不需要經過皇帝。

有馬周和房玄齡這兩個閣院班子,張超其實輕鬆了許多,不需要宵衣旰食的批閱奏章,因為現在奏章不需要都經由皇帝之手批閱了。內閣直接處置,翰林院審議封駁。

皇帝看到的都是批示過的副本。

馬周等人的處置都很老到和得體,並沒有什麼需要張超動用否決權的地方。他甚至已經習慣不去看那些副本了,因為每天早朝,閣院都會例行彙報一下事務情況。

一些重大問題,內閣決策之前,也會請求張超。

以前楊堅楊廣父子都是勤政的代表,經常批閱奏章到三更半夜,忙的是宵衣旰食。

但雖然有三省協助,可國朝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而決,依然是會讓皇帝忙不過來。

唐朝武德以後,三省改為中書門下,也有了貼黃和批紅,為皇帝分擔了許多壓力。有了宰相貼黃後,皇帝處理事務的壓力大減。

但依然離不開皇帝,樣樣事情都得經他之手。

唯有現在。

內閣負責制,內閣既擁有決策權,又負有行政權。翰林院掌審議封駁權。

已經不需要經由皇帝了,直接處置。

這種制度下,皇帝確實解放出來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內閣有九個宰相,翰林院還有九個學士。九個宰相負責決策,當然比一個皇帝來想對策更有效率。而九位學士負責審議封駁,也會比一個皇帝來盯著看,更有效率。

以前的皇帝,不論是楊堅也好楊廣也罷,甚至是李淵李世民李承乾,都是緊握著權力不願意鬆手。

哪怕自己累的要死,也不肯松半點手,甚至會有如承乾為了得到那權力,最後弄的自己皇位都丟掉了。

張超倒是習慣了當甩手掌櫃,以前幾度入中樞為相,也數次出鎮地方,甚至還在南洋呂宋當了一段時間悠閒國王。

他自己是比較崇尚現在這種分工方式的。

皇帝嘛,天子。

九五之尊,是天下之主,又不是奴隸。

國家事務,他拿個大方向,負責路線就行。至於細節操作,這些交給下面的人就好。

就如一個家主,下面不也還有管家嘛。

至於說擔心權力被竊取,現在的這個制度,也是很平衡的。

過去中書門下,是把決策和審議放在一起,然後行政單列。而現在,張超是把決策和行政放在一起,審議單列。

內閣想怎麼做,然後想法經過翰林院審議,透過好,他們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執行。

內閣和翰林院相互平衡,而議會又在監督著他們。

張超這個皇帝,其實完全可以每天開個早朝,朝會上聽下他們做個簡報然後就能輕鬆的度過美好的一天了。

不用再面對堆積如山的奏摺。

再厲害的皇帝,總不可能比九個宰相九個學士加一起還更厲害吧?

皇帝是終身的,但宰相和學士卻是五年一任,最多兩任十年,每一任還要改選三分之一。

因此,皇帝也不用擔心宰相、學士們會竊奪權力。

畢竟這世上,張超就一個,張超能代唐,那是多方面的條件聚集在一起,這種事情可不是經常能有的。

做皇帝的,就跟公司的董事長一樣,選好一個總經理和他的高管團隊就好,不用自己事事親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