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換箭一事,能夠重視此事背後的利害,已經是極大程度上的亡羊補牢之舉。接下來朝廷自然會有對策。戚繚繚覺得自己只不過是擁有個未來預知的人,能夠在事發後預示關鍵,使當權者防患未然,也算是目的達到。
休整了兩日,便準備啟程回熱河。
陳國公自然是洗清了冤屈,眾人知道這只是與皇帝設下的一計之後,才又算放了心。大殷幾百年歷史了,這些世家雖不見得都是開國時傳下來的,也都歷經兩三代,各家追根溯源或許都能扯上幾分情份。陳國公府若真被皇帝惦記了,那絕不是小事。
不過秦王處境開始有些微妙。
孫仁雖然在與秦王的交手之下無法再有強大理由將他拖下水,但終歸孫仁是秦王府家將,孫仁通敵了,秦王哪裡真能不沾半點干係?而秦王自己大約也是知道自己推不開這嫌疑,審孫仁的同時,皇上傳旨召見他,他也負荊請罪願交回兵權。
皇帝確是用人不疑,但也疑人不用。
打道回府之前,他讓秦王先離開了,兵權的事回京再議,孫仁則押回京師。
戚繚繚覺得經過這一事,秦王想再掛帥幾乎已無可能。
這倒也算是歪打正著,讓她同時落裡一塊石頭。不管怎麼說,秦王馭下不嚴總是事實,就算前世裡戰爭不利有奸細作祟的原因在,總歸不會全都是別人的原因了。
翌日午間到達熱河,沈氏早就帶著丫鬟與眾官眷陪著衛貴妃她們等候在宮前廣場上了。
圍場上的事情想來大夥都已經聽說,神色並不見輕鬆。皇帝反倒安慰起他們:“區區小賊焉能壞得了我大殷之根基?些許小事便如臨大敵,豈不讓賊子看了笑話?不必跟朕沉著這副臉!”
衛貴妃方為又松下神情,伴著他回宮去了。
餘下自然是重聚的重聚,熱議的熱議,清寂了幾日的行宮,剎時又熱鬧起來。
留守在此地的蘇沛英十分關心他們此番戰績,得知燕棠出了這麼一番變故,又及圍場上的險遇,不免唏噓。但是聽說他又拔了頭籌,再度威望大增,便又忍不住替他高興。是夜便自行掏銀子讓膳房治了酒菜,將坊間一幫子弟閨秀邀在半山楓眠閣裡小聚。
第244章 該出氣了
戚繚繚總還是對蘇沛英有本能的親近,尤其在圍場這幾日其實並算不上輕鬆,因此情不自禁會想跟著他。
因為恍惚間跟熟悉的人站在一起心裡能多出不少踏實感,也讓人覺得這天下人間還是盛世太平的,此時此刻她需要這種溫情。
開席前他在門口跟淮之他們說話,她也擱旁邊站著,他去隔壁取扇子,她也沒話找話跟著走了過去。
蘇沛英只覺好笑,倒也不曾介意,還順手塞了幾個桔子給她。
燕棠來的時候看到她亦步亦趨跟在人後頭當尾巴,也沒吭聲,只隨即讓燕把她給請回來了。
但其實沒有蘇沛英,有燕棠也行。
這兩個人,目前來說於戚繚繚的記憶是最深刻長久的。
戚子煜當也讓她感覺舒適安穩,但可惜最近他盯得她太嚴。
燕棠因為她的安份而內心裡得到了滿足,席上只淺淺敬了蘇沛英三五輪而已。
回了房,沈氏才算有機會拉著戚繚繚問長問短。
又嗔怨她:“讓你別去,留在這兒玩多好,瞧瞧,這都曬黑了!”
“黑了也沒事兒!”她摸摸臉說。
又反問起沈氏這些日子,一問,她倒是快活,一眾官眷沒了男人在身旁,怕是快把未來這十年的磕都給嘮完了,並且有大把人打聽戚子煜戚子赫戚子卿三兄弟的婚事。
成功男人背後的女人嘛,不聊丈夫孩子,還聊什麼?已經很值得驕傲了。
……
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