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折朝著實驗室而去。
“紫川兄?”江寧正走間,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喊他,還未轉身,一個男子的已經到了他的身前,朝他拱手道:“在下趙禮宣,昨晚得見紫川兄一人力退太守府,佩服至極,八步成詩,如高山仰止,望洋興嘆,今日再見,忍不住前來,希望沒有打擾道紫川兄。”
江寧還禮笑道:“沒什麼打不打擾,我也沒有其他什麼事兒。”
這個趙禮宣,他還是聽說過的,與廣安俊和陳啟年齊名,乃是杭州一等一的才子,東林社舉行的詩會,還邀請過他,也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佳作。但是與陳啟年有過矛盾,兩年前上京科舉,已然是皇榜之上有了功名之人。
“趙兄不是在東都?什麼時候……”江寧欲言又止,朝前走了兩步。
趙禮宣尷尬的一笑:“說來話長,說來話長,不知紫川兄這是要往哪裡去?我閒著也是閒著,可與紫川兄同行。”
江寧點了點頭:“也好,你應該對杭州挺熟的,有個事兒還真得請教一二了。”
“請教不敢當,《春江花月夜》和《纖雲弄巧》一出,紫川兄已然是穩坐了這杭州第一才子的交椅,說請教倒是折煞我了。”趙禮宣搖頭擺手:“若是有什麼知道的,定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額……”江寧對於這兩首詩倒是沒有太感冒,雖然引起了轟動是必然的,但是沒想到會這般轟動,轉口卻道:“趙兄知不知道城中有沒有銅匠或者是鐵匠工藝好的?”
“銅匠鐵匠?”趙禮宣眉頭一皺,卻不知道江寧為何會問這些,不過既然問了,總是要回答的。
“我知道的,城南的李師傅算是最好的了,這些年太守府和將軍府的家用鐵器,都是李師傅打造的,不過就是價格有些偏高。”趙禮宣道:“若是便宜一些的,城西也有一家,也不錯,是李師傅的徒弟,後來自立了門戶,但已然盡得親傳,紫川兄是要打些用具嗎?”
江寧轉身折返回去:“那就城南吧,我先去看看,價格不是問題。”
走了兩步又轉過身道:“文源街和夫子街那裡有一家月明風清,明早我請你吃早飯。”說完,便快步離開了。
“吃早飯?”趙禮宣愣在原地,看著江寧匆匆而去的背影,不知道他腦袋裡想的是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一會兒是銅匠鐵匠,一會兒是早點,完全不像是一個文人才子該乾的事情,可能夠寫出“兩情若是久長時”的絕唱之句,其才華定然在他之上。又想起東林社,陳啟年他們每次詩會都刻意的下帖子,江寧卻一概回絕,如今請他吃飯?
這樣的腦回路著實令他匪夷所思,但至少在江寧看來,他應該是不一樣的吧。
李師傅很有名,有名到江寧稍微一打聽,就找到了店鋪,說是店鋪,不過是一個稍大一些的作坊。
江寧索性將圖紙就地畫了起來,什麼地方能打造,什麼地方有困難,什麼地方要改進,期初李師傅並不願意接這單生意,因為他手頭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但是當江寧從袖中拿出月牙怕他出門沒帶錢專門放的十兩銀子的時候,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更許諾半個月就可以將這些管管棍棍的打造完成,而且還是兩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