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軍報的說法,三月初三,也就是金陵城淪陷的第十六天,大夏朝廷便接到了金陵淪陷的訊息,緊接著一日之中接到了江南三府之地盡失的戰況,神武帝大為惱火,連夜召集大臣,下旨戡亂。
邊軍不動,寧山府兩位公子親自出山,率領寧家軍十萬,自寧山府出大名府,前往徐州,兵部派兵十萬,拜京兆府尹高俅為大統領,率兵部十萬大軍同往徐州,不出意外,十五日左右便可到達徐州,兵合一處,共計二十萬人馬,不日南下。
看完訊息之後,方臘沉默片刻,緩緩問道:“此言當真?”
鄧元覺拱手道:“千真萬確,此事在應天府和大名府人盡皆知,我們的人幾番周折,耗費了不少銀錢,方才得到準確的訊息,六百里加急將信件送出,今日一早到了金陵,也就是在今日早上,寧山府大軍開拔,雖然不是寧缺出山,但他底下一文一武二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在成都便聽得寧不悔言,她大哥寧元文,滿腹經綸,時長與寧缺推演兵法,不相上下,二哥寧元武,用的是一杆梨花槍,盡得其父真傳,與之比試,勝算僅有三成,其功夫可見一斑,而且皆是三年之前了。只是這次不知為何,寧缺不出,然他兩個孩子出山,雖然時間還沒有定下來,但應該不會太遠了。”
方臘眉頭皺了皺,卻沒有說其他。
寧缺,這個二十年前橫掃西南的男人,二十年過去了,提起他的名字,仍舊令很多習武之人熱血沸騰,他就像是一盞明燈,高高懸在空中,令人仰望。
二十年前,西南叛亂,更是有一支突厥部隊暗中協助,半年時間橫掃西南之地,直逼成都。
寧缺率部平亂,當時不過一個小小的五品裨將,帶了五千人馬,一路凱歌,打到了西南叢林之中,那突厥部隊發動偷襲,竟有一萬人,與西南部落加起來共計兩萬五千人馬,激戰月餘,寧缺率八百騎兵突圍,而後橫叉叢林之中,直接將部落王庭打散,生擒三個部落頭領,帶回成都,半個月的路程,竟走了一個半月,八百騎兵到成都的,也只有三十六人。
五千對兩萬五,更有突厥騎兵一萬,深處叢林之中,天時地利皆處於下風,竟然能夠轉敗為勝,等到大軍到達程度,他卻帶著三十六騎兵和三個頭領活著回來了,至此西南八部臣服,再五人敢生事端。
據說那頭領看到寧缺的眼神,如同看到耳鼻地獄的惡魔一般,有一個竟被寧缺一眼嚇得大小便失禁,當場就尿了褲子,誰也不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誰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成都府連賀七日,寧缺連升三級,官居二品副將,而後十年間,鎮守邊疆,數次挫敗突厥來犯,封侯拜相,直至黑水之戰前,家中母親病逝,回家守孝三年,那寧山便也逐漸成為了寧山府,府轄六州之地,也盡數歸寧缺管轄,而這一切都是皇恩浩蕩……
說是如此,但當時西南已經傳出寧缺擁兵自重的傳言,其中各種緣由,不得而知,黑水一戰,大夏朝丟了河西走廊千里沃野,右相夏永康歸隱……
呂輕侯見方臘出神,拱手道:“陛下勿擾,此間各有利弊,與之交鋒乃是早晚的事情,既然他們來了,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方臘的思緒被呂輕侯拉了回來,點了點龍案道:“這麼說,軍師是有良策了?”
呂輕侯道:“良策不敢,只是路上想了想,此事並非無解,寧缺固然厲害,但那也是二十年前,現在的寧缺已經是六十高齡,難不成還真如趙子龍一般?西南邊疆之地不必成都,在那裡鎮守十年是什麼情況,陛下想必也是知道的。雖說是虎父無犬子,但古有趙括、馬謖,今日也不見得寧元文、寧元武不會步上後塵,此為其一。”
“其二,從戰報上來看,此次大軍並非只有寧山府一支,還有那京兆府尹高俅帶來的兵部十萬,大夏朝與寧山府的關